說到底,還是他媽媽安排的“軌跡”。
現在想來,爸爸離開溫州之後,媽媽就想盡一切辦法不讓他去找爸爸。
媽媽可能覺得,齊亦不去找他爸爸的話,齊亦的爸爸就會經常回來看齊亦。
只是,這件事情,最終,並沒有按照齊亦媽媽設定好的軌跡發展。
第三百零一章 在無解中求解(2)
齊亦雖然給他爸爸打了這個電話,但是他喊了一聲爸之後就不知道應該要從何說起了。
是應該打招呼,還是應該直奔主題,又或者是先說點別的什麼事情。
和齊亦的不知所措相比,齊爸爸接到兒子的電話,就沒有表現得很意外。
第一句話就問齊亦是不是在國內,要不要到義烏去找他。
就好像是很久沒有聯絡的老朋友一樣,很是自然。
義烏和溫州其實很近,但齊亦之前從來都沒有去過。
齊亦沒想到爸爸一開口就會問他要不要去義烏。
聽爸爸電話裡面的語氣,就好像是一直等著他去,等了很久一樣。
四年前的那次見面,是齊亦念大學之後第一次回溫州。
這麼算起來,前後七年的時間,父子兩人就只見過一面。
而那一面,因為離婚的事情,他爸和他媽史無前例地當著他的面吵的不可開交。
齊亦的爸爸一直到拿著離婚協議走掉的時候,都沒有和齊亦好好地說過話。
那次吵完之後,齊亦爸爸媽媽的婚姻關係也徹底解除了。
齊亦覺得,爸媽離婚對家庭裡面的三個成員,都可以算得上是一種解脫。
爸爸媽媽都應該有自己的自由,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那麼多年沒有去,隔了這麼多年,齊亦忽然去義烏找爸爸,就肯定要面對很多現實而且也不好處理的問題。
齊亦不知道自己爸爸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爸爸有沒有給他找後媽?
爸爸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過得好不好?
這些問題的答案,齊亦心裡一點概念都沒有。
可就算是這樣,齊亦還是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爸爸的提議。
既然爸爸想都沒有想就問他要不要到義烏看一看,既然爸爸覺得他這個兒子的出現,並不會給現在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齊亦也找不到理由,不去看看爸爸現在生活的地方。
如果中間沒有夾著一個媽媽,齊亦和他爸爸的關係,應該會比現在好很多。
齊亦帶上了他爸爸離開溫州的時候給他辦的那張銀行卡。
他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錢。
齊亦沒有動過裡面的錢,所以也沒有查過。
這些錢,上學的時候沒有用,現在工作了賺錢了就更不可能拿出來用了。
齊亦想了很多種可能,也想好了每一種情況自己應該怎麼應對。
如果爸爸現在生活得不錯,齊亦就不提這張卡的事情。
如果爸爸現在生活的不太好,齊亦想要把這張卡還給他的爸爸。
齊亦的爸爸最開始去義烏做生意的時候,是和他說要賺錢給他買房子,以後結婚用。
現在想來這應該也只是一個藉口。
爸爸要是因為沒有辦法履行自己離開時候的承諾,所以才會在離婚之後都不回溫州生活的話。
齊亦覺得他有必要讓爸爸知道,自己現在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婚房”的問題。
齊亦的問題,從來也不出在婚房上,而是出在家長上。
齊亦並不是只有他媽媽這一個家長。
儘管齊亦知道自己這麼做會讓媽媽再度崩潰,可他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