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大戰的反思,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篇報道。
然後就是《每日新聞》親自上陣,因為法軍在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中的一系列表現,進而牽扯出法國政府在戰時犯下的一些錯誤,這其中包括後勤軍需品的供應。
之後的新聞並不需要《每日新聞》繼續深挖,更多的報紙加入進來,最終的矛頭紛紛指向當時的法國總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必須要說,這種錯誤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有,相對來說,英國的錯誤甚至更多,導致的後果也更嚴重,但如果沒有人想起來,那就會成為歷史,如果有人抓住不放,那麼會為所有政治家的噩夢。
針對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報道了進行了一個星期之後,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被迫出來道歉,承認在世界大戰中所犯的錯誤,並表示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般情況下,到了這個程度,針對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報道基本上會告一段落,畢竟記者和政治家是共生生物,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利用,沒有人會窮追不捨追殺到底。
但事情並沒有停息,反而因為一則醜聞引爆了所有人的憤怒。
1920年的最後一天,《每日新聞》刊發了一篇對某位修女的專訪,其中出現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名字,因為處於**保護,這篇文章並沒有提及修女的名字,但這則新聞馬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一直標榜自己是一名禁慾主義者,而如果他和某位修女有染,那麼這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丑聞。
西方政治和東方政治有所不同,西方政治家的私人生活基本上沒人關注,有幾個情婦之類的新聞根本就不叫事,這很正常,政治家並不是聖人,沒有人會用聖人的標準要求政治家。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事之所以會引起關注,並不在於他和某位修女不清不楚,而在於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這件事上撒了謊。
撒謊!
這是一個東方人很容易犯下的錯誤,但在西方,這個錯誤十惡不赦。
775 誰也不給
相對於東方而言,西方還是很講究契約精神的。
西方社會中,大到國家政府,小到企業團體,都要講究一個“公信力”,也就是所謂的信譽,如果沒有了信譽,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是玩不轉的。
政治人物更是如此,如果某位政治家身上被貼上“不誠實”的標籤,那麼很不好意思,不管是多牛逼的政治家,不管經營了多久,有多麼遠大的前途,都會毀於一旦。
這和西方的民選制度有關,雖然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目前還是君主立憲為主,但法國在這方面絕對是走在前列的,法國是民選政府,對於政治人物的公信力要求格外高。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也是民眾選出來的政治人物之一,自然也是要對選民負責的。
《每日新聞》刊發這個勁爆的內幕,不管是不是真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都喪失了民眾的信任。
更何況蘭芳做事一向不給人留後路,要麼是不打,要打就一棍子打死,不給人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在《每日新聞》率先爆料之後,馬上就有無數的報刊跟進,這時候事實並不重要,先把讀者的眼球吸引過來再說。
於是法國新聞界開始了1921年度的第一輪狂歡,漩渦中心就是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也不能說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沒有發聲渠道,畢竟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也有辦報經驗,手中甚至也有報紙,不過在這一輪炒作中,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人道報》雖然也是竭力為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辯解,卻沒有任何作用,千夫所指之下,說什麼都沒用,不管是說什麼,都會成為公眾眼中的抵賴,進而成為公眾討厭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有一個理由。
就在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