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代表寧致遠來傳話的傢伙,居然也在其中。
李永生去看了一下,回來之後感嘆,“哪一行也不好做啊,前幾日你還說要獻別人的人頭,沒想到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趙欣欣也搖搖頭,“朱雀這傢伙的報復心,實在太強了點。”
別人看不出來,他倆絕對看得出來,這些死掉的朝安局密探,都是死在了玄女道的手下——別的可以作假,玄女道香火的氣息,那是做不了假的。
而李永生就只有苦笑了,“這筆賬,不知道又要記在誰的頭上……真是夠亂的。”
“由他們去亂,”趙欣欣面無表情地發話,“人力有時盡,咱們做好自己就行了。”
李永生聞言點點頭,“我也覺得,這一世你入世太深,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盡如人意的。”
於是,兩人就放棄了對後續事態的觀察,專心致志地經營雷谷。
當然,想要專心經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此後又有其他人陸續找上門,比如說博靈郡的王志雲——他也是受了朝廷的壓力,想要說項一下此事。
但是李永生根本不見人,並且表示,博靈郡在雷谷的軍隊,想要出擊的話,我們並不干涉,萬一敗了也可以退回雷谷的地盤,繼續尋求庇護。
但是你們想要雷谷出面,為博靈的軍隊保駕護航,那是不用指望了,軍械物資什麼的,也不用指望我們提供——我們只為那些做工的人提供糧食做賑濟。
就因為朝廷的無恥小伎倆,大好的局面,一朝淪落到了如此境地。
就在開春後不久,李清明發起了一場偷襲,這一次是他跟離帥協商,呼叫了五萬郡兵、五萬勤王兵,外加四萬御林軍。
一共十四萬大軍,號稱三十萬,由大名府南下,穿行豫州郡近百里,然後包抄了襄王的退路。
他們並沒有發起多麼猛的攻勢,只是掐斷了後勤,順便殲滅了三萬海岱的郡兵。
但是這一仗,是徹底地打痛了襄王,原本打算大舉進攻豫州的軍隊,馬上停止了動作,就地組織防禦,防止李清明的軍隊端了襄王府的老巢。
而在前線指揮作戰的襄王,聞言也是大驚,“怎麼就讓人抄了後路……內閣這些蠢蛋,連軍役部的行動都不知道嗎?”
對他來說,損失三萬戰兵,就足以痛徹心肺了,更別說是被端了後勤糧道——這年頭的事兒,果然是沒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不過至於說老巢被端,他倒不是很擔心。
在海岱,襄王府還有五十萬的軍隊,三十萬後備役以及七十萬丁壯,倒不信李清明那區區三十萬人,能把他怎麼樣了——說是三十萬,有沒有二十萬還難說呢。
但是前線這二十多萬人,跟後方斷絕了聯絡,軍械和軍糧供應不上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不過襄王的反應很奇怪,他不但沒有回師攻擊對手,也沒有前出攻打幽州守軍,反倒是開始加固防禦,不但北向加強了防禦,南向也做出了防禦。
朝廷裡的官員,被這種奇特的反應鎮住了——這是又要幹什麼?
然後他們又獲得了訊息,襄王府後方的軍隊開始北上。
原來是要利用海岱駐軍,解決掉朝廷的南下部隊。
但是大家依舊不能理解——你能保證在解決掉朝廷軍隊之前,自家的前軍不被攻破嗎?
就在眾人爭吵,是否要對襄王的前軍,發起攻擊的時候,有軍情司探子冒死傳來了訊息:海岱水師已經自東而來,登陸幽州,叛軍已經派陸軍接應去了。
朝廷裡的官員這才明白,合著襄王一直藏著的殺手鐧,現在才亮出來。
幽州東邊就是大海,而順天府距離海邊也不遠,不過幽州並沒有水師,採用的是近海防禦策略,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