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外,數以萬計的牧民正在雲集,這些漂泊不定的牧民之所以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來到敦煌,是因為聽說來自大唐的高僧正在佈施,給他們這些在白災中艱難生存的牧民一條活路。
這些牧民來自四面八方,民族成分也五花八門,有吐蕃人、回鶻人、突厥人、漢人,甚至是來自遙遠的葉尼塞河上游的黠嘎斯人。
不過來尋求庇護的人員最多的是回鶻人,這是因為就在三年前,他們的汗國剛剛被黠嘎斯人覆滅,回鶻人成了沒孃的孩兒,到處流離失所、飽受壓迫。
不過活得最慘的卻不是回鶻人,而是漢人,因為漢人在吐蕃帝國的統治下是奴隸的奴隸。
你可能想象不到,漢族平民奴隸會被打穿肩膀,用皮鎖串起來,然後成串成串的給吐蕃奴隸勞作。
吐蕃帝國的奴隸制度和後世西藏的農奴制度差別還是不小的,在吐蕃帝國不少奴隸也有一定的經濟地位,有逆襲的可能。
吐蕃的奴隸分為四種,分別是“庸”(指的是從事生產、運輸的人員或者奴隸)、“揚更”(奴隸的奴隸)“寧更”(被奴隸的奴隸指使的奴隸)和“溫末”(漢人奴隸)。
四個等級的奴隸地位許可權各不相同:
“庸”和“揚更”階層的奴隸可以分到一定的地產和牲畜種群,要按照吐蕃律法交稅服役,也可以分到戰利品。
只是因為他們是為他人“服務”,所以被劃到奴隸階層中。
在吐蕃的戰爭體系中這兩類奴隸非常重要,他們服務於吐蕃軍事階層,也渴望在戰爭中得到地位更低的奴隸替“寧更”和“溫末”,因此作戰十分踴躍。
唐朝人記載的“吐蕃每發兵,其富室多以奴從,往往一家至十數人,由是吐蕃之眾多”,主要說的就是這兩種人,他們類似於八旗軍手下的包衣奴才。
和後世的西藏貴族比起來,處於擴張中的吐蕃帝國對奴隸還算“大方”,願意給奴隸一些物資獎勵和口糧。
吐蕃帝國的奴隸只有在和主人起了糾紛後,才會被扣除口糧和薪水。
一個吐蕃奴隸就在文書中這麼寫道“因為夫人和家僕(bran)陷於家務糾紛,鍛子的錢延遲了,並且……一匹馬摔倒……男人跌落。那兒有了一匹騎馬,於是我又付了錢……我被這些事情纏住,……且此婦之夫控告我,我失去了˙……三兩銅幣”。
吐蕃奴隸也有固定的口糧收入,在他私下替他人勞作時,主人才能扣除一部分(“夏季六月份的口糧中三蕃升青稞和三蕃升麵粉不要發給”)。
吐蕃的奴隸有一定的產業,他們既為自己的主人承擔賦稅,也為吐蕃帝國承擔賦稅義務,也是吐蕃帝國的納稅人,吐蕃帝國可不:()重生唐末之禍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