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從長孫無豔那裡得知李世民仍願出戰這一好訊息之後,內心不禁湧起一陣狂喜。然而,喜悅之情僅僅稍縱即逝,因為此刻的大唐正深陷於四面楚歌的艱難困境之中。
在南方,江南的蕭銑如狼似虎般猛烈攻擊著峽州,其野心昭然若揭——企圖佔據富饒的蜀地,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在中原地區,王世充亦是不甘示弱,頻繁派遣軍隊侵犯三門峽一帶,妄圖長驅直入關中,給大唐的心臟地帶造成致命威脅。
與此同時,北方的竇建德更是來勢洶洶,屢次發兵猛攻唐地,大有將大唐的影響力徹底逐出河北之勢。更令人頭疼的是,梁師都竟然在強大的東突厥支援之下,肆無忌憚地屢屢進犯靈州,使得邊境局勢愈發緊張。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李淵深知時間緊迫、刻不容緩。他心急如焚,腳下生風,步履匆匆地趕回了御書房。剛一踏入房門,他甚至來不及喘口氣,便徑直朝著書桌飛奔而去。緊接著,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落座,毫不猶豫地抓起桌上的毛筆,飽蘸墨汁後開始奮筆疾書起來。隨著筆尖在紙上飛速遊走,一行行蒼勁有力的字跡逐漸顯現出來,那便是一份至關重要的手敕。
在手敕中,李淵寫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寫完之後,他放下手中的毛筆,凝視著眼前這份手敕,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李淵心中暗自思忖著,如果他直截了當地頒佈命令讓李世民出兵迎敵,那麼依照李世民那剛正不阿且重情重義的性子,很有可能會藉機提出懲處裴寂,以此來為冤死的劉文靜報仇。然而,若是自己佯裝有意放棄河東地區,那無疑是要放棄統一中原的唯一希望。依他對李世民的瞭解,他定然不會輕易坐視不管,必定會主動請纓出征。如此一來,到時候就算李世民想要追究裴寂的責任,也難以再有合適的理由和時機了。想到此處,李淵又想到了一個難題,只見他不禁眉頭微皺,開始苦思冥想究竟該派遣何人前去送達這份至關重要的手敕方才最為穩妥可靠。
思來想去,李淵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人的身影——中書侍郎唐檢。此人不僅與二郎相識已久,而且能言善辯、口才極佳,由他前去傳達旨意,定然能夠把話說明白,讓二郎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想到這裡,李淵抬起頭來,高聲喊道:“來人啊!”
聲音剛落,一名侍衛便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單膝跪地說道:“報告陛下!”然而,這名侍衛接下來所說的話卻並非李淵所期待的那樣。只聽侍衛稟報道:“李世績從竇建德那裡逃了回來,正在宮外求見。”原來,這名侍衛進來並不是因為李淵的召喚,而是要向他稟報另外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李淵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面露喜色,激動地說道:“真的太好了!快快宣他進來。另外,再派人去請唐檢進宮。”此時此刻,李淵心情大好,暗自感嘆道:“看來老天爺終究還是站在我李淵這一邊啊!”
長孫無豔離開皇宮,回到了秦王府。春喜如自從皇宮回來之後,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只見春喜迫不及待地湊近長孫無豔,壓低聲音說道:“王妃啊,我可得告訴您一個天大的秘密!秋菊她們剛剛偷偷地跟我說呀,她們那幾個侍奉尹德妃的奴婢,可從來都沒像今天這般開心過呢!”
長孫無豔微微挑起眉毛,眼眸中閃爍著一絲好奇與興致,嘴角輕揚,靜靜地凝視著眼前的春喜,似乎在用眼神鼓勵她繼續講述下去。
春喜見狀,先是緊張地嚥了一口唾沫,然後深吸一口氣,開始繪聲繪色地描述起來:“王妃您可知道呀,那個尹德妃平日裡仗著自己位高權重,脾氣簡直壞到了極點!對待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不是動不動就打罵相加,就是惡言相向,弄得大家整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惱了這位煞星。然而今天,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