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起雙眸,目光落在不遠處站立著的魏徵身上,心中暗自思忖起來:“這不過只是個小小的記室罷了,即便真讓他逃脫了去,諒他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來。然而,倘若此次他能僥倖成事,那朕豈不是可以毫不費力地坐收漁翁之利?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呢?”想到此處,李淵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只見李淵猛地一甩衣袖,朗聲道:“哈哈,魏記室啊,你對朕的這片赤膽忠心,朕又怎能忍心拒絕於你呢?”說罷,李淵豪爽地大笑起來,那笑聲在大殿之中迴盪不息,彷彿彰顯著他作為一國之君的豪邁與大氣。
緊接著,李淵當場下令任命魏徵為秘書丞,並派遣他即刻啟程前往黎陽。身負重任的魏徵不敢有絲毫怠慢,快馬加鞭直奔目的地而去。到達黎陽之後,魏徵迅速修書一封,派人送予徐世績。信中的言辭懇切真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極力勸說徐世績能夠早日歸降大唐。
徐世績收到這封來自魏徵的信件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將其展開仔細閱讀起來。看完這封信之後,徐世績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回想起自己曾經作為翟讓舊部的那段歲月,心中感慨萬千。如今,瓦崗寨已然易主,成為了李密所領導的勢力範圍。雖然眼下李密剛剛遭遇兵敗,但若是自己趁此機會將黎陽倉據為己有,那麼無疑會背上不忠不義之名。這樣一來,即便能夠暫時得逞,日後恐怕也難以得到他人的信任和重用。
更何況,僅憑自己手中掌握的一個黎陽倉以及現有的兵力,想要與各路群雄相抗衡,無異於痴人說夢。想到這裡,徐世績越發覺得此事不可輕率為之。於是,他開始反覆斟酌其中的利害關係,不斷地在腦海中分析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後果。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深入思考,徐世績終於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只見他轉過身來,面對著站在身旁的長史——那位來自陽翟的郭孝恪,面色凝重地緩緩開口說道:“此地的百姓以及我們腳下這片遼闊無垠的土地,原本都是歸屬魏公所有啊!假如此時此刻,我冒然向朝廷上表進獻黎陽倉,那不就等同於藉著主人的失敗來謀求個人的私利嗎?這種行為實在是令人不齒,只會讓我感到無比的羞愧。所以依我看來,當下最為妥當的做法應該是仔細地記錄好郡縣內的戶口數量、兵馬配備等各項重要資料,隨後將其全部交由魏公處置,讓他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要呈送給朝廷。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對主公的忠誠和負責。”
主意既定,徐世績當機立斷派遣郭孝恪與魏徵結伴而行,一同踏上前往長安的路途。不僅如此,他們還肩負著一項重要使命——運輸大批糧草物資,以作為淮安王李神通軍隊的軍需補給。
當這個訊息傳至李淵的耳朵裡時,他不由得心生疑竇,眉頭緊緊皺起,暗自思忖著:“這徐世績的使者都已經到達長安城了,可為何不見有任何正式的上表奏報呢?有的僅僅只是一封寫給李密的書信罷了。他如此行事,究竟所圖為何呢?”想到此處,李淵心中越發覺得此事蹊蹺難測,一時間竟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就在李淵滿心狐疑之際,郭孝恪恰好前來覲見聖上。只見他步履沉穩,神態自若地走到李淵面前,然後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緊接著便不緊不慢、條理清晰地開始向李淵闡述起徐世績此番舉動背後真正的用意所在。
“啟稟陛下,依微臣之見,徐將軍乃是一個性情豪爽、極重義氣之人。此次他之所以沒有選擇親自上表奏報,而將相關事宜轉交給魏公李密去處理,其實不過是因為他實在不願意趁著他人陷入困境之時,落井下石謀取私利罷了。”郭孝恪語氣誠懇地說道。
李淵聽了郭孝恪這番話後,先是稍稍一愣,顯然對這種說法有些出乎意料。但很快,他那原本緊繃著的面龐逐漸舒展開來,一抹讚賞之意慢慢浮現在他的臉頰之上。過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