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清丈田畝

今秋稅收進行得如何了?”

謝必和恭敬回道:“從目前來看,京城已收得差不多了,與去年相差不大,江南還在徵收中,聽說偶有百姓抗稅。”

江南魚米之鄉,一直從高祖時期起,稅賦就比京畿一帶高些,永安帝沉了臉色,“今年西北旱災太倉庫差不多都掏空了,又恐北蠻襲邊,秋稅還要抓緊啊。”

“是,”謝必和到底是首輔,便又道:“只是江南那邊如何處理?”

永安帝看了一眼低頭沉思的顧警言,下令道:“高祖時期還清丈過田畝,如今這麼多年過去,是時候再好好清查。”

顧警言聞言抬頭,奏對道:“陛下聖明,這麼多年黃冊已久未更新,官吏們多是用白冊收稅,的確是該重新修訂黃冊。”

永安帝很高興,只要江南官紳肯配合,那此事便妥了,他溫言又道:“之前卿家所奏改稻為桑的計策甚好,只是百姓不種糧後,糧食又從何而來?”

其它幾位閣員立刻看向顧警言,這條政策初看著還好,畢竟絲綢的確是江南的重要經濟產業之一,不少番邦商人不遠萬里就為它而來。

可絲綢不能當飯吃,若是糧食問題不解決,這項政策很有可能造成江南民變。

顧警言立時來了精神,“一匹絲綢所產生的價值可比一石糧食多得多,只要其它地區按時調糧,江南地區所賺的白銀,很快就能使國庫充盈……”

永安帝真是快窮瘋了,別看他養尊處優的,但是下面的官員總嗷嗷叫喚著沒錢辦事,這讓他很為難。

“謝卿家,你覺得如何?”

謝必和搖搖頭,“此事關係重大,還是慎重些為好。”

顧警言壓下心中的火氣,“國庫年年虧損,若是長此下去,必然支應不過來,倒不如想辦法開源。”

“銀子並不是最重要的,糧食才是安民之本,倘若其它省份遭災缺糧可怎麼辦?”

謝必和一說完,顧警言便譏諷一笑,“人為財死,銀子還不重要嗎?”

人和人之間的三觀本就有差異,顧警言是江南士紳家出身,從小接觸的便是官商結合那一套,推崇無商不富的理論。

而謝必和常年管著戶部,在他看來銀子雖好,但無農不穩,糧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永安帝覺得兩人說得都有道理,反正現在還是秋天,就算重新種桑苗也不是時候,不如再好好想想,待到來年春天再說。

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清丈田畝,查出隱匿的田產,增加稅收,於是皇帝詔令全國開始清查田畝。

幾日後,鮑德檜又帶著過江龍等幫閒來到張家莊。

:()抄家之後鹹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