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面色變得凝重起來。劉仁恭的事他很清楚。當年此人為盧龍軍隊追殺,倉惶南逃,投奔河東。李克用待之甚厚,並且出兵攻陷幽州,幫助劉仁恭大搖大擺回到幽州做了盧龍節度使。誰料此人剛剛在幽州站穩腳跟,便生異心。乾寧四年(897年),唐昭宗被軍閥韓建挾持於華州,李克用向劉仁恭徵兵勤王,劉仁恭卻以各種理由搪塞。沒過多久,自覺羽翼已豐的劉仁恭正式叛晉。李克用盛怒之下,親自率領五萬兵馬進攻幽州。結果安塞一戰,李克用大敗而歸。對劉仁恭的恩將仇報,李克用自然難以釋懷。
李存勖暗暗吸了一口氣。他從小在藍天草原,大漠風沙中成長,這讓他變成了一個心胸磊落,一諾千金的漢子。在他看來,背叛是最不可饒恕的罪行。
不除劉仁恭,誓不為人!
&ldo;契丹人耶律阿保機,背信棄義,屢次南侵。契丹不除,終為心腹大患。這是你要記住的第二件事……徵討契丹,以絕後患……&rdo;李克用眼中的光芒正在逐漸暗淡,他看著面沉如水的兒子,掙扎著繼續道。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李克用在雲中見到了契丹國首領,那個叫耶律阿保機的男人。李克用很清楚,契丹的實力正日益強大,他們早已不滿足在偏遠的草原放牧,對富庶的中原覬覦已久。但對這些崇尚武力的異族,只能籠絡為己用,決不要試圖去征服。這次原本充滿火藥味的會面出奇的順利。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觥籌交錯之後,白紙黑字,訂立盟約,結為兄弟之交。
但讓李克用沒有想到的是,剛過了兩年,情勢就發生了大逆轉。這一年,耶律阿保機吞併契丹七部,成為契丹可汗。而李克用的死敵朱溫則廢唐稱帝。一直把河東視為眼中釘的朱溫上臺之後立即把契丹作為重點公關物件,希望在李克用的背後插上一把刀子。新登可汗寶座的耶律阿保機正急需得到中原政權的認可。朱溫的繡球一拋,雙方一拍即合。耶律阿保機向朱溫奉表稱臣,接受朱溫封冊,並相約共同舉兵攻滅河東。訊息傳到太原,李克用氣得吹鬍子瞪眼睛,李存勖等眾人也都忿忿不平。不過面對後梁的強大壓力,討伐契丹一事只能擱置。
如今李克用在彌留之際,舊事重提,立即就點燃了李存勖的怒火。墨跡未乾,契丹人便撕毀盟約,與死敵打得火熱。這不是赤裸裸的欺騙是什麼?
看著兒子眼中燃燒著的火焰,李克用的嘴角露出一絲寬慰的笑意。他用顫巍巍的手指著第三支箭,用低沉沙啞的聲音道:&ldo;這第三件事……不用說你也明白。&rdo;
李存勖不假思索地點點頭。這個世界上如果還有誰能夠讓自己的父親死不瞑目的話,那個人一定是朱全忠。他相信,李家和朱家總有一個家族會被對方屠戮得一個不留。這是一場延綿了數十年的血仇。仇恨深深植入兩個家族的血脈中,會一直延續到清算的那天。這是一場殘酷的對決,而生者只有一個。
想到這裡,李存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他緊緊握住那三支箭,哽咽道:&ldo;父親放心,犬子不才,一定竭盡全力,誓滅朱全忠老賊,揚我河東威名!&rdo;
李克用沒有再說話,他緩緩地轉過頭,幾滴濁淚從臉頰滑落。&ldo;人生世間,光景幾何?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rdo;言未畢,已泯然而逝。
這是一個悲切蒼涼的歷史時刻。李存勖捧著那三支箭,就像舉著千斤重擔。從這一天開始,這個年輕人將背起這個家族交給他的沉重的十字架,直到生命的終點。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他將開始人生中最為光華四射的歷程,而他的人生將改變中國歷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