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於攻入中原的劉崇看著城高牆厚的潞州,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複製當年耶律阿保機的&ldo;蛙跳&rdo;戰術,掠過潞州城,直撲中原腹地。劉崇相信,不僅初登皇位的柴榮不會親徵,而且後周援軍也不可能這麼快到來。他要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性優勢,在後周軍主力尚未集結前給中原王朝重重一擊。
看著潮水般向南湧去的敵軍,潞州守將李筠瞠目結舌。劉崇這一招讓他的堅守瞬間失去了意義。他不知道潞州以南還有沒有後周軍隊,但不管怎麼樣,阻止敵軍南進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他只能對天暗禱,友軍能及時擋住這群兇殘的虎狼之師。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十九日,後周軍前鋒與漢、遼聯軍在澤州高平城南郊狹路相逢。所有人都意識到,決定性的時刻即將到來。這將是關係到後周王朝生死的一場決戰,這將是柴榮登基以來的最大一次考驗。他是會像李存勖那樣一戰成名,用對手的鮮血為自己的皇冠加冕,還是會像石重貴那樣自取其辱,一戰而從皇位上跌落?
得知前鋒接敵,柴榮敏銳地預感到大戰一觸即發。他立即命令前鋒對北漢軍主動發動攻擊,纏住北漢軍隊,同時催動大軍急速北進。潞州、澤州交界,這正是與敵決戰的最佳地點,他決不能讓敵軍退回河東,更不能讓敵軍進入關中平原。
巴公原,位於晉城縣與高平縣的交界處,北依界牌嶺,南鄰三嵕嶺。這是一處開闊的平原,源澤河從中而過,四季長流,河水清澈。在兵家眼裡,這是一個進行會戰的絕佳戰場。雙方在那一刻心有靈犀,不約而同將決戰之地選在了這裡。
面對擋住去路的後周軍隊,劉崇毫不猶豫地列出了一字長蛇陣,大將張元徽率軍居左,楊袞率遼軍居右,自己則親率北漢軍主力居中。柴榮如此神速地出現在自己面前雖然讓劉崇略感驚訝,但他卻並不害怕。劉崇相信,在兵力明顯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擊敗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並非難事。
柴榮同樣冷靜而果敢。他立即作出部署,以大將樊愛能、何徽居右,對付張元徽;白重贊、李重進居左,對付楊袞;向訓、史彥超率精銳騎兵居中;自己則帶著張永德、趙匡胤、馬全義等將親臨陣前督戰。
柴榮的底氣並非無緣無故。在他身後,河陽節度使劉詞率領的軍隊正在向戰場趕來,如果能及時到達,將扭轉戰場上的兵力對比。同時,他已派出猛將李彥崇率兩千精兵悄悄繞到北漢軍後面,在巴公原以北的江豬嶺設伏,準備等北漢軍敗退時予以伏擊!既然戰端已開,就要徹底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決不能給他捲土重來的機會。
兩支軍團滾滾向前,霜寒未褪的原野上揚起了巨大的塵土,瀰漫了天地。歷史上著名的高平之戰就此爆發。
此時北風正急,漫天塵土朝著後周軍隊撲面而來。趙匡胤急奔到柴榮面前道:&ldo;陛下,如今我軍逆風而戰,不利於我。況且敵軍勢大,如此硬拼恐難以取勝。不如暫退,待劉詞援軍趕到再戰不遲。&rdo;柴榮沒有說話。風沙瞬間把他的臉染成了蒼黃色,但表情卻依然堅定。趙匡胤久經戰陣,所言不無道理。但柴榮更清楚,兩軍對壘之勢已成,此時不能退。一旦臨陣退縮,恐怕會再現當年後梁大軍在柏鄉之戰中的慘敗。不管多麼兇險,都只能迎難而上。
很多時候,在別無選擇之時,一個人或者一支軍隊往往能爆發出最大的能量。就像現在,柴榮除了賭,已經別無選擇。
大風呼嘯,塵土漫天的平原上,巨大的人潮碰撞在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聲。對陣雙方的左右兩翼首先接戰,立即陷入到慘烈的搏殺中。北風越刮越猛。後周軍逆風進攻,加之兵力劣勢,巨戰之後,已然漸露疲態。劉崇得意地看著戰陣一點點向南推移,大發感慨:&ldo;原來周軍戰力如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