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指揮官的第三軍兩千多步卒和第七軍兩千名騎兵就要潰散,誰知戰場中卻出了變數,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隨軍文官挺身而出,擔當起指揮重任。他利用第七軍的騎兵硬頂住星月湖大營的攻擊,然後指揮第三軍的步卒佔據高處,結陣自守。

此戰星月湖大營的目標很清楚,重點是擊潰對手,而不是殲滅。星月湖大營全軍出動,加上僱傭兵,也不過三千人,對手八個軍,近兩萬人,雙方兵力一比七,殲滅戰既不可能做到也沒有必要。因此星月湖大營最後確定的作戰計劃,在侯玄原有襲擊方案的基礎上,融合了由斯明信和盧景提出,程宗揚命名的「斬首行動」,以宋軍的指揮體系為目標,破陣斬將,重挫宋軍士氣。

按照星月湖諸人的預計,這兩個軍的指揮體系都已經不存在,群龍無首,用不了多大力氣就能擊潰。因此侯玄破陣之後立刻帶走了自己的直屬營,與孟非卿合擊第八軍的王珪。

龍衛左廂軍強將雲集,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第八軍都指揮使王珪。那個堪與謝藝爭鋒的猛將是此戰的必斬目標,在星月湖的估算中,第八軍一軍戰鬥力甚至在普通的兩個軍之上,因此星月湖諸人並沒有把這兩支失去將領臨陣指揮的宋軍當作對手,結果吃了大虧。

宋軍失去將領不但沒有潰散,反而在那名文官的指揮下采取騎兵密集衝鋒的戰術,給步卒結陣爭取時間。為了解決宋軍的騎兵,崔茂、王韜、蕭遙逸聯手出擊,幾個回合下來,雖然殲滅了宋軍的騎兵,宋軍步卒卻趁機結成堅陣。突襲變成了攻堅戰,令星月湖大營兵力不足的弱點顯露無遺。

這次好水川之戰,星月湖大營出動了所有八個營,擊潰任福帶領的宋軍主力之後,孟非卿與斯明信、盧景率三個營合擊王珪的第八軍,接著侯玄也帶領直屬營前去參戰。剩下的四個營分別是程宗揚的一營、六營和崔茂、王韜的兩個營。

原屬於謝藝的第一營還好一些,蕭遙逸的第六營打散後加入左武軍,大草原一戰傷亡慘重,崔茂和王韜參加過三川口之戰,受傷計程車卒大多還沒有痊癒,實力大打折扣。

好水川距離宋軍大營只有三十餘里,隨著潰兵的逃亡,宋營大軍隨時可能得到任福戰敗的訊息趕來支援,留給眾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幸好戰事已臨近末尾,對面的宋軍此時也瀕臨絕境。第七軍的騎兵在不適合馳騁的溝壑中殊死作戰,數輪攻擊下來已經所剩無幾,更要緊的是宋軍的箭矢僅剩下千餘支,對於一支以弓箭見長的軍隊來說,無矢可發就等於絕境。

一名身著綠色文官袍服的官員仗劍立在戰陣最前方,敵寇幾名悍匪數次破陣而入,都被他指揮軍士擋住。這時戰況稍歇,他立即命軍士結陣固守,由傷兵將戰死的軍馬拖到陣前構成屏障,一邊回到陣中對奮勇作戰的軍士逐一嘉獎,穩定軍心,激勵士氣。

看著宋軍重新穩住陣腳,蕭遙逸恨的牙癢。他在硬衝宋軍戰陣時,被幾名騎兵纏住,大腿中了一槍。崔茂在三川口時被神臂弓射中,傷勢仍未痊癒,程小子又倒黴地中了自家的毒被送到後方休養,四名營團級校官,只剩下王韜一人獨撐大局。

蕭遙逸惱道:「那孫子是誰?」

王韜主管星月湖大營的情報,對宋軍的官員瞭如指掌,「是個督糧官,叫耿傅。」

蕭遙逸破口罵道:「我就靠了!一個後方來的督糧的鳥文官添什麼亂呢!」

星月湖八駿中,最勇的三人分別是天駟侯玄、龍驥謝藝和青騅崔茂。侯玄的玄武槊所向披靡,擅長破陣,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易如反掌。謝藝最具韌性,長於以強對強,愈戰愈勇。崔茂則如孤狼,慣於孤身闖陣,以亂戰取勝。這會兒他遍體血汙,盤膝坐在一旁,道:「宋軍敗在指揮上,軍士並非不堪一戰。如今騎兵盡去,我倒要看看上四軍的步卒,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