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
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嚴厲的說道:“難道你還看不出來這其中的奧妙嗎?”
“老大啊,你性子太仁慈,這是你的優點,但也是你的缺點。”
“必要的時候,必須要殺伐果斷,就像那小子一樣,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絲毫不在乎自己的名聲。”
朱標被罵懵了,愣了片刻,還是忍不住說道:“爹,道理我都懂,但是你還是沒有告訴我,為什麼要滅掉安南國?”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耐著性子解釋道:“你知道腳踏車的問世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人們的交通會更加便利。”
“在咱小的時候,不管去什麼地方,都是用兩條腿走著去,咱就是靠著這兩條腿,走遍了大江南北。”
“那有人可能就要問了,為啥咱要走著去,而不是坐馬車?”
朱標默然不語。
誰也沒問啊。
朱元璋自問自答道:“那是因為咱窮,咱坐不起馬車,只能用兩條腿走著去。”
“其實不只是咱,大部分的老百姓,行走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走。”
“而達官貴人則是可以用馬車出行。”
“目前咱們大明出行的方式,就只有兩種,要麼走,要麼坐馬車。”
“而那小子研究出來的腳踏車,就是第三種出行的方式!”
“從此以後,人們出行不一定只能靠走路,也可以騎腳踏車去往任何地方,這樣會大大提高了交通的便利。”
“一旦交通便利了,各地的經濟就會更加發達,咱們大明國庫的稅收還能少得了嗎?”
聽朱元璋這麼一說,朱標頓時恍然大悟。
確實是這麼回事。
以往的時候,老百姓若是出行,一天行走的路程,頂多也就十幾二十里路。
看天幕朱由檢騎行的速度,少說也得比行走快上十幾倍。
也就是說,老百姓要是騎腳踏車出行,效率將會大大增加,一天可以行走上百里!
這可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再想一想,單單隻有老百姓的出行會方便嗎?
要知道,古代邊疆有戰事的話,集結大軍就是一個非常耗時間的事情,需要天南海北的調集。
而中原王朝往往都是以農耕為主,步兵居多,騎兵很少,這就意味著機動能力很差,大軍需要以行走的方式,到達集結地點。
每次打仗的時候,光是調集兵馬就需要大半年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大部分都耗在了走路上面。
如果有腳踏車這樣的交通工具,就可以大大降低集結兵馬消耗的時間,以往可能需要大半年,現在只需要一兩個月就可以!
這可是一個質的變化!
中原王朝在與北方遊牧民族戰鬥的時候,為什麼總是會輸多贏少,為什麼總是會處於劣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戰馬沒有人家的多,機動力沒有人家的快。
可剛剛也已經說了,中原王朝是一個農耕民族,只要有土地,基本上都是用於耕種,沒有大片的草原飼養馬匹。
就算是人為飼養的馬匹,比起北方遊牧民族天然牧場來說,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要差上一大截。
可腳踏車就完全不一樣!
這種交通工具不需要草原,更不需要食物,只需要兩種東西,鐵和橡膠。
只要有了這兩種東西,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
而鐵礦大明是不缺的,畢竟地大物博,礦產資源當然很豐富。
問題就是橡膠!
透過天幕朱由檢的做法,朱標知道,大明可能沒有橡膠,或者說產量非常稀少,而安南國盛產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