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時候劉爺爺正坐在牛車上等人,看到鳳怡過來,笑著招呼道:“怡丫頭來了,這兩天咋沒見你。”
鳳怡笑著說:“這兩天我走山路,就沒來坐車。”
劉爺爺瞭然的點點頭,但是又疑惑道:“你提著東西還能走山路啊?”
鳳怡愣了一下,然後笑著說:“我自己買了個小鋪子,所以就不用每天從家裡拿了。”
劉爺爺沒想到鳳怡才做了幾天生意就有錢買鋪子了,忍不住好奇道:“你這個滷肉這麼掙錢嗎,這麼快都能買鋪子了?”
鳳怡知道他誤會了,但是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想了想道:“不是賣滷肉的,是因為布莊我出了一些點子,
給我的分紅,也沒多少,剛好夠我買個小鋪子,省得風吹日曬了,還要麻煩您老不要再給別人說啊,我不想大家眼熱又傳出什麼閒話。”
劉爺爺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畢竟鳳怡一個小姑娘家的,突然有了錢,確實容易被人盯上。
不過他還是有些驚訝於鳳怡的頭腦和能力,居然能夠想出賺錢的點子來。
同時,他也對鳳怡充滿了敬佩之情,覺得她很能幹、很聰明。
但是他還是語重心長的道“那你也要對外有個說辭,不然長此以往大家都會知道,紙總是包不住火的。”
鳳怡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但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她皺著眉頭,一臉苦惱地看著對方,無奈地問道:“那您老說咋辦,我也沒想好。”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助和煩惱,彷彿被這個問題困住了,無法找到出路。
劉爺爺捋了捋鬍子,不緊不慢地說道:“不行你就說你是租的鋪子,誰也沒那麼閒去查鋪子是誰家的。”
鳳怡一聽,頓時覺得這個主意簡直太妙了!她立刻對劉爺爺豎起大拇指,
滿臉欽佩地說道:“這個主意真不錯,還是您老有智慧,以後要是有人問起來,還得麻煩您老幫忙圓謊呢。”
劉爺爺見鳳怡如此誇獎自己,心裡不禁美滋滋的,渾然不覺自己已經掉進了鳳怡的小圈套裡。
他呵呵一笑,豪爽地應承下來:“好說,我肯定給你圓好了。”
鳳怡見狀,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繼續對劉爺爺吹捧了一番。
兩人聊得正開心時,突然有人走了過來。於是,他們便停止了談話,開始招呼起客人來。
鳳怡暗自鬆了一口氣,心想:“還好有劉爺爺出謀劃策,不然我可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她深知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劉爺爺每天在村子和鎮子之間往返,肯定對各種八卦瞭如指掌。
讓他親自編造謊言並傳播出去,他自然會幫忙圓謊,這樣能省去不少麻煩。
這一招借力打力,可比自己蒼白無力的解釋要高明得多。
畢竟,如果她自己解釋,恐怕也沒有人會相信吧。
等到人到的差不多了,劉爺爺喊著要走了,大家才紛紛上了牛車坐好,隨著劉爺爺的趕牛聲響起,牛車晃悠悠的開始走動。
鳳怡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感覺沒有那麼熱了,預估應該是立秋了,正聽著八卦想著事情,就聽有人說“怡丫頭,這是買紙打算印紙(錢)了?”
鳳怡聽到聲音後,抬起頭看過去,原來是上次她去買雞的那位嬸子。
她微笑著回答:“是啊,馬上就要到中元節了,我想印一些紙,給我的爹孃燒一點。”
嬸子點頭表示理解,並感嘆地說:“沒錯,就是這樣。我也要給我家那口子燒些紙錢。死去的人已經解脫,而活著的人才最痛苦呢。”
鳳怡安慰她說:“無論如何,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不過,嬸子現在過得也挺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