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主,臨安城外有三十萬大軍圍攻,我們是否要等待他們兩敗俱傷!”
燕雲三十六刀門主向楊過稟告。
“怕什麼,燧發槍和火炮就是千軍萬馬,更何況等下去有的不會是兩敗俱傷,只會是聯手滅明教,當初契丹與宋聯手,卻反而被宋出爾反爾遭大金覆滅,後來大金被蒙古打得抱頭鼠竄,宋又想趁機獲利。”
“你要知道,蒙古大多是輕騎兵,可大宋步卒和弓弩兵的武器卻是當今世上的最強,沒有戰馬就無法反攻,沒有火炮就不能攻破城門。”
“我們有西域馬場,也有重型火器,兩個都不缺,面對這世上最強的步卒和最強的輕騎兵絕對不能僥倖,否則會被滅的連渣都不剩。”
楊過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更何況現在駐守臨安城的大宋步卒,弓弩兵,以及蒙古輕騎兵都是世上最強。
相當於用最強的同時代火器,與最強冷兵器戰力大戰。
如果不尊重對手就相當於自取滅亡。
臨安城外。
當楊過率領的大軍抵達之時他們果然沒有半點鬆懈和恐懼,反而蒙古大軍依舊是不動如山。
他們糧草充足,又有忽必烈親自坐鎮,三十萬大軍勢如破竹,始終不將被明教奪取的北地放在眼裡。
至於大理和明教聯手在大宋攻城略地,也同樣不在忽必烈看中的份量裡,他顯然不在乎這一切。
只要能攻破臨安城,忽必烈就能捲土重來。
“這才是世間最強的軍隊啊,終究是訓練有素,如果不是我們有超越時代的火器,又如何戰勝這世上最強,也是最後的騎兵輝煌。”
楊過當然知道上百年後的明教起義,會將元軍擊敗,可多年沉淪早已不是現在巔峰時期的蒙古鐵騎。
“能遇到巔峰時的蒙古輕騎兵對我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安營紮寨,當三方決出勝負之時就是天下重新劃分之時,不可能有三足鼎立,只會是再興盛世,這將會是勝過大唐的疆土,我要將西域,漠北,吐蕃,建州,大理,海島全部收入囊中。”
“想必忽必烈也是這麼想的。”
楊過號令部眾重新佈陣。
火炮,火槍都用來防禦巡邏。
他們安寨營寨也不是純粹的木頭搭建,是以馬車運輸來阻擋騎兵的火器抵禦工事。
“隋王!”
“我們可以讓蒙古大軍腹背受敵,傳信給大宋天子,裡應外合!至於天下如何劃分都該是一家人關起門來商量。”
軍帳裡的謀士特地前來稟告。
楊過卻是聽得枯燥不悅。
“天下大勢豈是你一句話都說清楚的,大宋官家如果能有這份膽氣就不會被三十萬大軍圍攻臨安城,你是練武之人嗎?”
楊過見到此人衣著古樸為書生模樣,全然不是江湖中人。
“在下是落第書生,前些年入了一座營寨做賬房先生,這些年來不想練武,那等粗鄙之事豈能登大雅之堂,隋王年輕才俊應當也知道武乃征戰天下之用,文才是真正的治世之才。”
好傢伙。
來楊過這吹牛?
“滾。”
“現在難道不是在打天下?你將世事想的那麼容易,有個屁的才情,完全是個沒腦子的蠢貨,大宋之亡不就是輕武所致。”
楊過當即將人將其拖下。
怪不得魯有腳會不知所措,連他身邊都來了許多幹沽名釣譽之輩。
“隋王!吾乃江湖人稱的小鳳雛啊!”
真是一眼也不想看。
楊過親自監督安營紮寨結束之後。
當即一人前往蒙古軍營。
“隋王!翻過此山就是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