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徹底控制了東海航線,絕無可能留下絲毫的空間供他發展。

不得已,他只好選擇了廣東沿岸,令趙和海到南海發展。

目前,劉香充其量只能稱為廣東附近海面的第一勢力,對海洋的控制遠遠趕不上鄭芝龍。鄭芝龍的眼光比劉香長遠,他向過境的船隻徵收三千兩的過境費,令其懸掛鄭氏集團的令旗,並對懸掛令旗的船隻實施保護,透過此策,鄭芝龍迅速聚斂起大量財富,並建立起強大的海上力量。

而劉香則醉心於劫掠,整rì幹那殺雞取卵的事,導致與鄭芝龍的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幾乎被鄭芝龍壓得抬不起頭,不得已,劉香走上了與荷蘭人聯合對抗鄭芝龍的道路。

正是藉助於劉香與鄭芝龍的爭鬥,趙和海才能在夾縫中得以生存,並逐步發展壯大。

趙和海在福建買到船隻後,便積極投身到海盜事業中,受限於活動地域,趙和海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劉香和荷蘭人。趙和海在海上混得風生水起,船隻也由一隻發展到五隻,每rì幹那沒本錢的買賣。由於趙和海等人行蹤詭秘,劉香和荷蘭人一直以為是鄭芝龍下的手,尤其是荷蘭人,對鄭芝龍越來越不耐煩,近期有調集重兵雲集福建的趨勢。整個臺灣海峽戰雲密佈,大戰一觸即發。

林純鴻又把目光投向了雷州半島的遂溪縣,按照趙和海的彙報,趙和海將劫掠的母港選擇在了遂溪縣。林純鴻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趙和海還算有點眼光,一眼就看中了湛江港,那可是後世南海艦隊的母港。再說,遂溪縣偏僻,遠離大明帝國在華南的統治中心,更適合避人眼目,肆意潑墨。

林純鴻細細思索自身的有利條件:首先,劉香、荷蘭人和鄭芝龍三方勢力爭鬥不休,趙和海在夾縫中收集了五艘戰艦及兩千多熟練水手,為林純鴻海上勢力的拓展打下了基礎。

其次,秦武超彙報,仿製紅衣大炮成功,只要有充足的鋼鐵,能夠為戰艦提供大量的火炮。

所謂的紅衣大炮,實際上就是十八磅艦載加農炮。當初林純鴻得到四門紅衣大炮後,立即令工匠進行仿製。可惜鑄造過程中,廢品率太高,一連鑄造了三十多門,全是廢品,仿製工作不得不陷於停滯中。後來,秦武超試著用水車打磨炮膛內部,這遠遠比人工打磨jīng準,使得大炮的前後膛徑保持一致,方才造出了一門成品。但是大炮的廢品率還是太高,成本無法壓下來。

秦武超帶著行知書堂十多個學生一起研究這個問題,結果一個學生髮現,大炮的炮筒出現裂紋,主要原因就在於內外冷卻的速度不一致。一般情況下,在模子中鑄炮時,表面首先冷卻收縮,擠壓內部產生裂紋。如果能首先讓炮膛內部冷卻呢?

受此啟發,秦武超立即設計了一箇中空內模,進行試鑄。結果在試驗的過程中,炙熱的炮筒讓內模中的水迅速汽化,導致內模爆炸,導致多人被燙傷,還死了一名學生。秦武超痛定思痛,重新設計內模,這次內模不是密閉的,而且裡面的水還不停的和外部進行流動交換,方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大炮的廢品率已經降到了百分之六十,成本大大下降。

實際上,針對內外冷卻速度不一致的問題,大明的工匠們早就有了解決方案,那就是銅胎鐵芯的鑄炮方法。秦武超並不知道,結果卻摸索出了比銅胎鐵芯更為節省成本的方法:內模水冷鑄炮法。

林純鴻並不知道這些細節,他只知道秦武超正在拼命的加快紅衣大炮的鑄造進度,以滿足趙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