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護佑眾生。且道友加入佛教,並非要捲入紛爭,而是在佛教的庇護下,專心探索大道,同時以道友的智慧與實力,為佛教的發展指引方向,使其不偏離正道。”
龍昊聽了如來佛祖的話,心中權衡利弊。
他知道,一旦加入佛教,雖可獲得一些資源與庇護。
但也必然會引起天庭和道教的關注,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紛爭。
而若拒絕,又怕拂瞭如來佛祖的面子,且可能得罪佛教這一強大勢力。
“佛祖,容龍昊再思量思量。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草率決定。”
龍昊說道。
如來佛祖點頭道:“善哉,道友慎重考慮自是應當。如來靜候道友佳音。”
說罷,如來佛祖化作金光離去。
龍昊望著如來佛祖離去的方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他深知自己的抉擇將影響到整個三界的局勢,也關係到自身的命運與大道追求。
在如來佛祖拜訪龍昊之後,天庭玉帝與太上老君也得知了這一訊息。
玉帝坐在凌霄寶殿的寶座上,面色陰沉。
說道:“如來此舉,分明是想與天庭爭搶龍昊,其野心不小啊。”
太上老君在一旁說道:“陛下,龍昊此人實力強大,且在三界之中頗有威望,無論是佛教還是天庭,若能得他相助,都將如虎添翼。如今如來親自出面,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玉帝沉思片刻,說道:“老君,你可有何應對之策?”
太上老君思索道:“陛下,龍昊對天庭本就心存顧慮,如今如來又以昔日交情相邀,他必然陷入兩難之境。臣以為,天庭可暫且觀望,莫要給龍昊過多壓力,以免將他推向佛教。同時,可暗中加強與各方勢力的聯絡,以備不時之需。若龍昊最終選擇佛教,天庭亦需早做打算,防範佛教勢力的擴張。”
玉帝點頭道:“老君所言甚是。傳令下去,密切關注龍昊的動向,不得有絲毫懈怠。”
而在佛教這邊,如來佛祖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召集眾菩薩、羅漢商議。
觀音菩薩率先說道:“佛祖,龍昊此人雖有大才,但他性格孤傲,且對各方勢力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此次邀請他加入佛教,恐怕不會一帆風順。”
如來佛祖道:“觀音菩薩所言不差。但龍昊若能加入,對佛教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需耐心等待,同時可讓一些與龍昊有過交集的佛門弟子前去遊說,向他展示佛教的優勢與誠意。”
在各方勢力的關注與期待下,龍昊在東海仙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回顧自己的修行歷程,從懵懂無知到如今的上古大能,歷經無數風雨磨難。
他曾與道祖鴻鈞交手,與天庭諸仙對抗,也在西方教奪權時仗義相助。
他追求的大道,是自由、是超脫,而非被一方勢力束縛。
但如今,佛道雙方的拉攏,讓他意識到,自己已無法置身事外。
龍昊決定離開仙島,前往三界各處遊歷一番,希望在旅途中能找到靈感,做出正確的抉擇。
他首先來到了人間界。
人間界繁華喧囂,眾生百態盡顯。
他看到了人們在苦難中掙扎,也看到了人們在幸福中歡笑。
他感受到了人間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別,這些情感與經歷讓他對生命與大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人間界的一座寺廟中,龍昊遇到了一位高僧。
高僧見龍昊氣質不凡,便與他交談起來。
高僧說道:“施主,佛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唯有修行,方能解脫。”
龍昊問道:“大師,何為解脫?”
高僧微笑道:“解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