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白巖城

五月二十二日,大軍再出發。

四萬大軍建制完整,輔兵少了五千多人。

五月二十八日皇帝攜全軍到達白巖城,五月二十九日,斥候報告,高句麗三千人援兵至,尉遲寶琳滅之。

高侃寫上這幾日的總結後合上了自己的日記本。

他寫不出來了,腦子裡面一片空白。

抬起頭看著師兄獨孤漸明滿篇文字,高侃不好意思的往邊上挪了挪屁股。

他有點頭疼,自己的這日記該怎麼交差。

算了,罰就罰吧。

高侃在頭疼自己的日誌該怎麼交差。

大帳內,顏白等人正在頭疼這白巖城該怎麼打。

白巖城依山而建,蜿蜒迂迴,南面為懸崖峭壁,懸崖下就是洶湧的河水。

相傳當年燕太子丹曾逃亡於此。

所以,這條河也叫做太子河。

在白巖城的西面、北面、東面、三面築有石城。

城牆高兩丈,城牆上每隔十丈修建有突出的方形“馬面”。

城內製高點上建有指揮台,高約兩丈。

而且高句麗已經提前把白巖城周圍的樹木都砍了,大一點的石頭都撿走了。

如此情況下,站在指揮台上放眼望去,上下唐軍的軍陣變動一清二楚。

誰是主,誰是次,一眼就看出來了,能隨時應對唐軍的變化。

攻打遼城的法子用不上了。

拋車也好,投石車也罷,在白巖城面前無用武之地。

大軍不可能再壘高臺。

最噁心的是,白巖城必須打。

雖是一個彈丸的小城,但不打不行。

留著它在後面,它就能依靠獨特的位置優勢,隨時威脅你的輜重補給。

“東邊是太子河,河邊就是懸崖峭壁,南北方向是陡坡,只有西邊是緩坡,突破口也只有這一個方向了。”

李績聽著皇帝的話,沉思了片刻道:

“陛下,只派一路大軍攻城怕是有些難,臣建議從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一起!”

李績見眾人不說話,忽然道:“臣,願意親自帶一路大軍。”

沒有人接話,氣氛有點尷尬。

岑文字見眾人依舊很少開口說話,沉思了片刻道:

“我記得白巖城的城守是孫代音,先前曾作為使者來我大唐學習過,要不要試一試勸降?

曉以大義,再以威懾”

“好!”眾人齊聲讚道。

眾人眼睛一亮,覺得這個法子倒是可以試一試。

眾人先前不開口不是沒得說,而是都頭疼白巖城的地勢。

硬打肯定是能打下來的,但肯定要死很多人。

大家不是怯戰,而是不願意讓自己麾下的將士在這塊難啃的骨頭上損耗太多。

大戰還在後面。

那才是軍功最大的地方。

岑文字的一席話,讓眾人覺得這法子不錯,可以試一試。

如果不成,那再興刀兵之威,大家也不會說什麼。

當天晚上岑文字就聯絡上了白巖城的城守孫代音,孫代音也有歸降之意。

可到了第二日,不知道為什麼就變卦了。

根本就沒按照頭天晚上說好的約定來。

本來就很期待兵不血刃拿下白巖城的李二,在得知這個孫代音又反悔的訊息後立刻變了臉色,他覺得他被耍了。

李二在大帳內怒聲斥責道:

“高句麗人,言而無信,李績,你告知全軍,攻克了這座城後,破城後不封刀,城中男女及財物屬於將士們!”

眾人聞言抬起了頭,皆有些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