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建造資金:220000

彈長:3。05米;

彈重:177公斤;

彈徑:203毫米;

翼展:706毫米;

射程:28。8公里;

飛行速度:2馬赫;

戰鬥部:爆炸破片戰鬥部;

戰鬥部重量:47。5公斤;

建造時間:45分鐘;

說明:一種空地反雷達導彈,吐舌企鵝可能接收敵軍防空雷達輻射的電波,而本身不發射電磁波,並根據防空雷達的方位和引數制導導彈的飛行。

實際關於“吐舌企鵝”的研發,經歷了很多波折,早在1941年,吐舌企鵝…1就已經研製成功,但其導引頭所搜尋的頻率被調整到了一個固定的範圍,所以一旦敵方部署一臺採用不同頻率的雷達,就需要研發一種安裝不同導引頭。其次吐舌企鵝…1的導引頭並不能萬向旋轉,視野固定且受相當大的限制,所以第一代“吐舌企鵝”需要在探測到之前非常完美地對準敵方雷達。即使這樣,一旦敵方雷達及時關機,吐舌企鵝就會立刻脫扣,進入無目標彈道運動狀態。

直到第二代吐舌企鵝研製成功,安裝了能搜尋多頻道的導引頭,並在戰鬥部中引入了一種白磷目標指示儀以標記衝擊點。

在經過多次實驗後,吐舌企鵝…2被允許服役。陛下特殊批示,“吐舌企鵝…2的存在列為帝**最高階機秘。”還特意將皇家空中特勤隊的一個“猛龍”中隊戰機機翼最外側的掛架進行改裝,以能夠發射空地型的吐舌企鵝…2。

冥冥中,這一切似乎都是在為吐舌企鵝…2空地反雷達導彈在直面羅陀的一鳴驚人而準備。

英軍在直布羅陀的防禦部署一直是重點針對海面上的,在地峽區的防禦則是以地下工事為主。直布羅陀不足六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也決定了其雷達站、機場以及指揮部等重要目標過於集中。

這給盟軍的空中打擊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巖山頂上的英軍雷達站收到訊號,緊急通知機場上隨時待命的“閃電”起飛攔截後不足一分鐘,特勤隊“猛龍”中隊就已經利用地型追蹤雷達的優異效能,低空突進到直布羅陀北部的攻擊範圍內,在後面的主攻機群發動打擊前,就發射了32枚吐舌企鵝…2,在第一時間擊毀了巖山頂上和機場跑道末端的英軍雷達站。

根本沒有想到漢軍居然有專門針對雷達的導彈,英軍的防空體系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陷入了半癱瘓狀態。在隨後的防禦中,要塞中大量的高炮群只能依靠目測進行反擊。

這極大的制約了英軍的防空能力,而緊急起飛的四架閃電,在一直在機群上方戒備的八架猛龍的打擊下,也基本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火鳳凰…8空空導彈4馬赫以上的追蹤速度面前,閃電的2馬赫最高速根本不夠看,在英吉利海峽上空曾打出赫赫威名的英國空國王牌們,明顯對於火鳳凰…8的鎖定效能極度不適應。

在“棘背龍”預警機的指揮下,皇家特勤隊的“猛龍”戰機發射的四枚火鳳凰…8彈無虛發,擊落了英國空軍最後的希望,也帶走了聯合王國最後的希望。

在特勤中隊完成對“致盲”行動,壓制英軍防空體系的同時,全部由高速戰機組成的盟軍打擊機群,已經分別由巖山北部的陸地和直布羅陀海峽的海面上向自己的預定目標發動攻擊。

在海面上,艦載機機群第一編隊向英軍的岸防炮陣地發射了近百枚洪氏企鵝…3和長冠企鵝…6兩種空地導彈;第二編隊由更多的“蠻龍”攻擊機組成,冒著還相當密集的防空火力,在低空突破英軍的防空陣地,將十多枚紅寶石…2鐳射制導導彈準確的命中英軍的指揮部——直布羅陀總督府。

猶豫許久,終於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