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五鼓登鳴,聖駕臨朝。
元武帝拖著“病體”上朝,最近朝會都把注意力放在春耕上。
因為朝中的人多半都體會過玉粟的好處,所以朝廷準備在那些農田匱乏的高山推廣玉粟種植,在低窪肥沃的地區繼續種植大米。
其實區域很好劃分,朝廷只需把政令頒佈下去,那些地主富人,把田地租讓給佃戶時,只需要告訴他們朝廷的規定,讓他們按照朝廷說的耕田種地即可。
而且張遠設計的農具,輕便鋒利,在土質鬆軟的地方,就算不用牛來拉犁耙也可以開荒種地,這完全可以解決沒有耕牛那些農戶的煩惱。
加上朝廷會委託白家,按戶提供玉粟的種子,只要農戶勤快,等到秋收一過,冬日便不會受凍捱餓了。
然而讓朝廷困擾的是,一旦玉粟的種植交付給民間,有些商賈嗅到商機,便會拼了命地開荒耕種,然後把種出來的糧食運送到他國販賣。
這時的人並不瞭解過度開荒的後果,認為這是百姓勤勞致富,國家興旺發達的表現,然而風先生卻提出異議,據理力爭。
此時,他又道:“陛下,臣反對過度開荒,一旦山坡成為農地,樹木都被砍伐殆盡,大雨傾盆之時,山上的泥土便會被雨衝到坡下,然後在山腳溝壑間匯聚成沙河,淹沒良田,從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您看西戎草木稀少,所以遍地都是黃沙。如果我們把樹砍光了,都拿來種地,雖然可以滿足一時所需,但絕不是長遠之計,大秦不能成為第二個西戎。”
戶部尚書有他自己的看法:“陛下,近幾年的天災人禍,幾乎耗空國庫,我們需要大批糧食帶來的收益,這樣才能讓國庫充盈起來。”
工部尚書也站在戶部尚書那方,他道:“陛下,過度開荒的後果至今沒有得到論證,大秦人傑地靈,地域遼闊,臣並不覺得百姓能把這片土地開光。”
“與其擔憂那些沒有發生的事,不若把握當下,戶部尚書說得對,我們急缺銀子,而開墾種地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一時之間,朝廷的聲音幾乎倒向支援開墾那方。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風先生的高瞻遠矚,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像風先生那樣,有十數年的山居經驗,能親身體驗砍伐樹木帶來的傷害。
元武帝靜靜地聽著,最後他看向長孫燾:“太叔,你怎麼看?”
長孫燾越眾而出,道:“臣在《群國列傳》中讀過一篇傳記,說古楚有位皇帝,他為了死後昇天,聽信術士的挑唆,從而大興土木,建造他的宮殿與陵墓。”
“古老的樹木都被用來建造房屋,山坡上只餘一些經不住風霜雨雪的小樹苗,後來古楚經歷了一場罕見的大雨,結果山洪爆發,山坡被大雨沖垮,滑落到溝壑之中。”
“國土內一條清澈的河流變得渾濁,滿是泥沙,既不能用來灌溉,也不能用來飲用,迫使成千上萬的人遠走,重新尋找安居之所。”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些光禿禿的山坡被太陽炙烤了幾年,竟再也長不出草木了,而那片富饒土地,也變成貧瘠的戈壁。”
“百姓們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的,從而發生了暴動,古楚那個強大的帝國,最後也成為了黃沙之下的廢墟。”
“臣相信這個故事,在眾的人都知曉,但不知大夥,為何視而不見?”
“陛下,臣認為一個國家千秋萬世,靠的不是一時的國庫充盈,更不是一時的物阜民豐。靠的是每一代人的辛勤勞作,靠的是子子孫孫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的創造力。”
“若是我們只看眼前,而不顧後代的死活,若是我們只追求一時的興盛,而枉顧千秋之業,那麼大秦亡國,還需幾年呢?”
一番話,聽得眾人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