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克隆技術,培養細胞大小的“微人”。“微人”迅速發展,最後竟然和“宏人”,也就是現在的人類展開世界大戰。“微人”憑藉無孔不入的優勢擊敗“宏人”,結束“宏紀元”,開創“微紀元”,也使得人類文明度過太陽浩劫,得以延續。
小說最後,惟一倖存的“宏人”,那位迴歸的宇航員理解到“微人”在進化方面的優勢——消耗自然資源極少。他毀掉了飛船裡“宏人”留下的冷凍胚胎細胞,保護“微人”徹底接過文明火種。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三編:時空探險(3…2)
第二節:微型智慧生命
讓大活人進入微觀世界,雖然堪稱神奇,但現實性畢竟差了一些。而設想某種天生就只有微生物大小的智慧生命,則更可信一些。中國科幻作家王晉康便創作過一個幽默短篇《完美的地球標準》:一對地球夫妻來到一顆名叫“斯契可”的白矮星上旅遊觀光。白矮星體積很小,但極其緻密,上面生活著同樣微小和緻密的智慧種族。不過,人類的肉眼根本看不到他們。結果,在“快攝慢放”的觀察鏡下,物質尺度放大五萬倍,時間延緩十萬倍,這對夫妻才能夠看到一群群外星人象電影快鏡頭那樣飛速地生活著。
這麼細小的生命,給人的第一感覺當然是脆弱不堪。丹麥作家尼利斯尼爾森在《出售行星》中,就描寫了一顆微型文明星球的毀滅。一個人類探險隊來到距太陽系兩百光年外的貝塔星,在那裡發現了一顆直徑僅十米的行星,上面生活著一個文明種族,每個外星人的身高只有兩微米。當宇航員出現在他們的天空中時,引起巨大的地震和海嘯。探險隊員想把這顆行星,連同上面的億萬居民一起帶回地球,作為觀光遊樂專案。無奈他們返回宇航港時,被迫按照規程對所有貨物進行消毒!
和這篇作品的恢諧相比,香港作家倪匡的《雨花臺石》則顯得有些慘烈。衛斯理少年時,知道僧人智空師父偶然間撿到一塊雨花臺石。正常雨花臺石都有奇妙的花紋,在陽光下活靈活現。但在這塊神奇石頭裡,一些紅色細絲和一些白色細絲卻在不停地移動、變換,甚至爭鬥著。衛斯理聽到這個訊息後,好奇心大動,想方設法偷到奇石,一睹奇觀。不料,智空和尚奪回這塊奇石,並且為了保守秘密遠走他鄉。
許多年以後,智空主動找到成年衛斯理,告訴他,當年曾經有兩塊這樣的奇石,被他和一位高僧主持得到。兩人在觀看其中一塊時不慎將它打破,其中的細絲迅速滲入高僧體內。僧人立刻全身變化,並且舉火自焚!智空和弟子幻了研究多年,也沒有得到結果。他想讓細絲爬入身體,然後向衛斯理講解自己的體驗。
衛斯理為了阻止他冒險,奪走奇石,並帶它到美國研究。半路上,奇石被海關官員班納帶走。石頭裡的微型外星人滲出石體,控制了班納的思想,讓他帶走石頭潛逃。不過,到了最後關頭,班納還是控制回自己的身體,拼命逃到一個廢礦井裡,用瓦斯爆炸燬滅了自己,也毀滅了微型侵略者。
羅馬尼亞作家克羅馬爾尼齊努創作了《諾伊霍夫協定》,也是此類題材的代表作。諾伊霍夫出生在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自幼平庸無奇,惟一有點特別的是他從不得病。三十多歲時,諾伊霍夫遇到一次車禍,腿骨骨折,送到醫院後竟然自愈了。後來,他接連遇到白血病、誤服毒藥、搶匪槍擊等事件,都在瀕死前自動痊癒。
諾伊霍夫意識到自己有超級免疫能力,於是便去詐騙保險公司。他先買下保單,再讓自己患上絕症,接著把保單以賠償額的半價賣給保險公司。對方僱用的醫生每次診斷,都認為他不會活過半年,於是紛紛中了圈套。
最後,諾伊霍夫竟然受僱於國家秘密機構,突破各種人類極限去盜竊情報。並且,他的體內能夠產生全新病毒,殺死敵方人員。而且,諾伊霍夫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