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郊,壯丁收容所。所長跟在鄭衛國之後不停地點頭哈腰,一臉狗腿相。鄭衛國裡裡外外視察了一遍之後,心中暗歎,這哪是人住的地方?難怪美國著名記者、普利策新聞獎金獲得者白修德說壯丁營跟納粹的集中營有一比。
所長見鄭衛國臉色不大好看,忙道:“鄭師長,您放心!這裡的條件是差了一點,可是對您的部下,我們一定優待!”
鄭衛國用手捅了捅他的大肚腩,說:“別太貪!一日三餐,夜眠八尺,你要那麼錢幹什麼?還能帶到土裡去不成?”
所長腆著肚子一個勁兒地往後縮,滿臉堆笑道:“嘿,嘿,是,是,鄭師長見教的是,卑職一定遵從,一定遵從!”笑得臉上的肥肉都在打顫。
鄭衛國一見他這副德性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只好從身上摸出一根金條扔給他,說:“如果讓我知道33師的新兵在這裡吃住不好,小心你的狗皮!”
所長歡喜得眼睛都快眯上了,連聲道謝,鄭衛國說的什麼他估計都沒聽清。
出了收容所,鄭衛國一揮手,說:“走吧,進城,去十四集團軍聯絡處。”
張長貴說:“師座,要不等葉營長他們到了再進城吧,我擔心他們找不著路啊!”由於汽車不夠,夜貓子率領的騎兵和輜重兵只能以騎乘的方式行進。四個蹄子顯然比不上四個輪子,所以遠遠地掉在後面。
鄭衛國說:“不等了,他們到了西安之後自然會跟我們聯絡的。再說我們在西安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算算日子蘇聯援助的第一批軍火應該已經到了,這可是一筆大買賣,而且過了這個村兒就沒這兒店了。
車隊剛到城門口,遠遠就看見一大群人在夾道歡迎。看見車隊來了,這些人興奮地大聲歡呼起來,人如海,聲如潮,場面極其火爆。不過隔得有些遠,聲音又嘈雜,聽不清楚他們喊的是什麼。
鄭衛國奇道:“有大人物要來啊,怎麼沒聽呢!”
熊處長笑著遞過來一具望遠鏡,指著城門口一道巨大的橫幅說:“您自個兒看看就知道了。”
鄭衛國接過一看,擦!橫幅上竟然寫著:熱烈歡迎抗日英雄鄭衛國將軍來陝!除了這條大橫幅,還有不少小號的標語、旗幟
。上面寫什麼的都有,如民族英雄,抗日鐵軍,都把鄭衛國和33師誇到天上去了。
車隊走得近了些,只見歡迎的人群愈發興奮,一個個喊著叫著蹦著跳著就跟過大年一樣,不住地向車上的戰士們揮手致意。根據地的百姓們也熱愛這些子弟兵,但老鄉們的感情都比較內斂,表達的方式也比較樸實,不像現在這樣赤裸裸地表露出來。戰士們很快被歡迎人群的熱情所感染,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後槽牙都露了出來。
一路前行,馬路兩旁站滿了黑壓壓的人群。這讓鄭衛國有些心驚膽顫,倒不是怕有人打黑槍,而是怕引發騷亂,鬧出人命來。還好這個時代的粉絲都比較理智,場面雖然熱烈,但沒有人堵在馬路中間的。馬路兩邊雖然沒有拉繩劃線,但人們都規規矩矩地,沒有人推搡擠拉。這讓鄭衛國既感到欣慰,又有些失落,為什麼21世紀的人們素質還趕不上民國呢?
歡迎的人群中各行各業的都有,其中以青年學子們最為活躍。在人群中喊口號的,舞旗幟的,打標語的,拍巴掌的,大抵都是學生。尤其那是女學生,從車窗上瞥見鄭衛國就興奮地尖叫起來,就好像後世的小女生見了劉德華一樣。其實她們從沒見過鄭衛國,大部分都是根據道聽途說的東西瞎猜。很多人甚至把熊處長當成了鄭衛國,因為他白面無鬚,比較符合當時的擇偶標準。
晚春的北國還有些冷,這些女學生們的臉蛋兒都凍得紅撲撲的,可這絲毫不能降低她們的熱情。一些比較膽大的女學生跟著汽車一路小跑,試圖把鮮花或者別的什麼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