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約有二十多個金身塑像,遠觀上去不知是金銀還是土石所造,這裡面多是傅介子在潘幼雲水榭裡面見過的那些人,像觀世音、阿育王等。周圍供奉著許多羅漢,一個個模樣猙獰可怖。
大雄寶殿內的人並不多,合起來不到一百人,國王和王妃以三個王子一個公主,十多位上了年紀有資歷的僧人和住持,再就是一些各地有身份的商客、官宦以及國王的護衛。
傅介子第一眼看的不是國王,當然了,也不是風韻猶存的王妃和粉雕玉琢的公主,而是三個商客模樣的人,按照大漢的等級地位,這幾個人連見縣官的資格都沒有,又怎麼可能見到國王,看來,要麼是自己看人不準,要麼是商客在身毒的地位頗高。
再看國王一家人,國王年近六旬了,大王子比傅介子年紀還大許多,二王子看上去也近三十,三兒子和公主卻是二十不到,皆在十八九歲的樣子,看著有些斷層。
可能是因為在傅介子眼裡,身毒人都長得一個模樣的緣故,這個國王看上去有些像在潘幼雲水榭裡見到的阿育王,只是這個國王看上去蒼老了許多,王妃年紀三十四五的樣子,因為保養得好,可能實際年齡要大些,那兩個大些的兒子肯定不是她生的,傅介子一眼就看出來,這個王妃比大兒子要小。
想到這裡傅介子就明白了四個子女為什麼會相差那麼大了,肯定後兩個可能是這個王妃生的,前兩個則一定不是。他正想著這些事情,星聖女在一旁暗中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別亂瞟,傅介子不由叫屈。
有星聖女在旁監視,那個公主只好不看了,他們之間的語言傅介子聽得實在是太困難,很少有能整句聽懂的,在這裡站著就是幹憋勁。國王在阿思度的安排下開始進香,這是佛教一年一度的例會,由國王上香,再由護國禪師封禪,讓佛教發揚光大。
因為語言上的問題,傅介子一句話也沒有說,所有的問題幾乎是由北聖女一人來回答完畢的,兀難長老的語言也沒有北聖女厲害,只是偶爾加上一句。
問過這所有的問題之後,國王顯得有些吃驚,佛教與火教向來交情不深,這一回來身毒借地,這種事情牽扯太多,國王沒有立時答覆他們,只是讓他們先回靈光寺等候訊息。
傅介子以為這事就這麼完了,卻不料國王卻問起了他的身份,一則是因為他樣子奇異,二則是北聖女說起過傅介子是漢朝來的使者。
國王問及來歷和原因,來歷傅介子照實而言則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問起原因,自己總不能說是因為把火教的聖女給搞了,不得已才來這狗不拉屎的地方,所以改口稱是大漢的天子命他出使西域,中道改走身毒探查新的絲路。
他這麼說,一來是可以避開尷尬,二則可以向身毒問一問,是否真的有大道可通蜀地。如果能在漢朝與蜀地之間建立一條新的絲路,那麼無疑是天大的一份功勞,也此從此漢朝、身毒、以及漢朝蜀部周圍都會有巨大的變化。
這些變化他本來想不到,卻是類比著絲綢之路帶給西域的繁華來猜測的。
漢朝的強大身毒國知之甚少,國王連漢朝的這個國家是否真的存在都不知道,同樣的,身毒對匈奴也不清楚,可是從西域南下的人那裡得知,北方有一個很強大的民族,帕米爾、崑崙周圍的所有國家都怕它。身毒國的最大威脅有兩個,一是南方的南身毒,二則是西方而來的塞人。本來大夏與之交鄰,但是大夏人畏戰,從來不輕易挑事,所以身毒從來不肯把大夏當成一種威脅來看,最近大夏被月氏給滅了,北身毒國本來擔心月氏南下,只是月氏又因為內亂而停了下來,他們也就安寧了。
身毒國王對漢朝沒有興趣,傅介子空廢了一些口舌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身毒國王問起漢朝有多大,傅介子也不清楚漢朝到底有多大,只說了一下東西南北的限界,可是國王對這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