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面露欽佩之色,說道:“沒想到,朱老前輩您既懂得修行,又如此關注科學技術。這科技發展迅猛,在許多人眼裡只是些新奇玩意兒,卻不知其中竟也蘊含著大道至理。晚輩雖略通科技,卻也時常困惑於如何將其與修行完美相融,還望前輩不吝賜教。”
朱允炆淡然一笑,“科技之潮浩浩蕩湯,不可阻擋,此亦為時代演進之必然。其雖為外顯之象,卻與修行之內涵緊密相連。如天文之學,助吾輩知曉宇宙浩瀚,恰如修行中對天地乾坤的感悟,能拓展心量與視野;又如通訊之技,使資訊通達無礙,此可類比修行中的神念交流,能提升感知之敏銳。關鍵在於以正心御之,莫要被其繁雜表象亂了心神,方能借科技之力,助修行之路更為通暢。”
張啟微微點頭,眼中精芒閃爍,“前輩所言甚是,那在具體實踐中,又該如何把握科技與修行融合的尺度呢?晚輩深恐稍有不慎,便會有所偏廢。”
朱允炆目光平和,“於日常起居、修煉功課中,皆可自然融入。如運用科技精準記錄自身修行進境,借各類模擬之法輔助修煉體悟,卻又不依賴其而忘卻本心的內觀自照。總之,科技為我所用,而非我為科技所役,時刻銘記修行之根本目的,方能遊刃有餘。”
張啟拱手稱謝,“前輩高見,晚輩受益匪淺,定當依言踐行,探尋這科技與修行共進之途。”言罷,二人相談甚歡,似已看到未來二者相輔相成的美好圖景。
張啟正欲再問,朱允炆神色一肅,補充道:“小友,你需深知,人若不懂得科學技術,便易陷入愚昧無知之境,而愚昧之人於修行一途,往往障礙重重,難有寸進。故而,莫要輕視科技之學,當以智慧之心,納其精華,方能在修行路上漸行漸遠。”
張啟帶著滿心的好奇與疑惑,望向朱允炆,問道:“朱老前輩,您對這現代的生物學可有了解?”
朱允炆神色平靜,眼神中卻透著歷經歲月沉澱後的深邃,微微頷首道:“老夫這幾百年來遊歷世界各國,自然對生物學有所涉獵。”
張啟的目光緊緊地鎖在朱允炆身上,滿是期待地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朱允炆頓了頓,目光中彷彿浮現出這數百年來目睹的自然永珍,緩緩開口:“這生物學嘛,實則是對自然大道演化的一種歸納和總結。世間生靈的生長、繁衍、興衰更替,皆蘊含著自然的規律,生物學便是人類試圖解讀這規律的方式。”
張啟聽後,沉思片刻,又問道:“那您對轉基因又是如何看待的?”他既擔心前輩會對這新興的技術有所排斥,又渴望從他的見解中獲得新的認知。
朱允炆神色未變,似乎早已料到會有此一問,坦然道:“轉基因之術,乃是人類智慧對自然生物的一種可靠干預。從其初衷而言,是為了應對諸多困境,諸如糧食的增產以供養更多人口,作物的抗病抗蟲以減少損失。”
張啟目光炯炯地望著朱允炆,朱允炆神色從容,微笑著解釋道:“小友,你且看這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這種變化與轉化,乃是萬物生成的根源。若無轉變,自然便會陷入死寂,何來這生機勃勃的世界?而轉基因現象,實則是自然界規律的關鍵部分,若無此,自然大道的演化便無從談起。”
張起微微點頭,又問道:“那對於人工轉基因技術,雖然科學界完全認可,但民間多有爭議。前輩覺得其前景如何呢?”
朱允炆目光變得深邃起來,說道:“人工轉基因技術,實則是人類順應自然規律,讓自然演化朝著有益方向發展的大膽探索。在實驗室中,科研人員透過嚴格的實驗流程和精確的技術把控,將潛在風險儘可能地剔除。每一個轉基因的步驟都經過了反覆的驗證和精確的計算,這使得其演化方向比自然演化更加精準、更加安全。因為自然演化是一個漫長且充滿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