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府的路上,顧韜晦跟仲青意識裡在交流。仲青說:“狤肉過敏的情況不多,因為說穿了就是一個類似猿猴的東西。我覺得海鮮過敏的可能性比較大。”
顧韜晦沉吟著想:“其它肉類和野菜也要查一下,這場宴席用的野物比較多,都有可能是過敏源頭,明天我把剩餘的食材挨個檢查一遍。”
第二天一早,顧韜晦就吩咐下去把昨天的食材挨個擄一遍。
果然就找到了癥結所在。似乎出在了螺肉上面。
有一道冷盤是香椿拌螺,用的是普通的花螺,但裡面混入了一種名為五更螺的品種。五更螺的外形跟花螺近似,甚至不太分辨得出來。他們倆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採集難度。花螺直接在淺海礁石上撿拾就可以了,但這種採集不會有五更螺。
五更螺的生活習性跟它的名字很貼切,就是五更才會出現,平時這種螺所呆的地方一般是水下,旁邊幾乎沒有別的螺或貝類,它只在五更時分會冒出水面,在礁石上來吐納一下腸胃,一般趕海人就在這個時辰候在那裡採集。
但五更螺味道並不特別,甚至比起花螺在鮮美程度上還要遜色不少。而趕海人要守很長的時間才逮得到這種螺,且這個海域只有這種螺生活,所以一般人不會特地來抓這種螺。簡而言之,難抓,耗時,不太划算。
雖然食材中用得少,但有藥用價值,這種螺清脾利肝,化痰軟堅,但不宜多用,因為在中醫理論裡,五更螺宜引發過敏,可能是它的蛋白質比較特殊吧。
花螺則是普通食材,沒什麼禁忌。
為保險起見,顧韜晦還是把五更螺拿給太醫處鑑定了一下,確認了是此螺引發的過敏。
接下來需要查證的就是這批貨的來源了。
宮裡的菜都是有固定的供應商,有時候這個資格是世代承襲的,也是為了安全起見。無論怎麼,做這個生意的家族如果攀上了皇室供應商的大樹,想不發達都不可能。這樣的世家不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敗壞自己的名聲,所以查證起來也相對容易。
海鮮的供應是城東巫家,這也是從上兩代就開始為宮裡供應海鮮的。大昭國京都一半的海鮮出貨都是巫家,招牌含金量還是頗高的。
巫家有四個兒子,繼承了家傳生意。宮裡的食材是大兒子巫學明在負責,也是最老實穩重的一個,家主的位置跑不掉了。
找到巫學明,他說這批海鮮是海邊漁民老孫家所供,也是世代都聯絡上的生意夥伴,知根知底,斷不會中間混入五更螺而不吭聲。而巫家收到螺,大體上看一眼,過一下秤,要說有多仔細,想來也不現實,畢竟是天不亮就驗貨的時間段,幾十年的生意,已經處成了兄弟。巫學明拍著胸脯給老孫頭打包票,說不僅自己沒問題,老孫頭也不會有問題。
但顧韜晦還是不放心,每一條線索都要去認真否定,他於是派了小徒弟司徒鉞專門跑了一趟老孫家。
司徒鉞帶回來一個有點意外的訊息,說:“老孫家正在辦喪事,他的二兒子前兩天趕海遇到了漲潮,被捲進海里淹死了。”
這對趕海人是一個常見的事,刀尖上吃飯,總會有橫死的可能,老孫家也並不十分悲哀,大概認為這就是趕海人的命,敬了一下海神娘娘,希望以後保佑活著的討生活的人。
但這個節骨眼上當事人意外死亡,就值得玩味了。
不過老孫頭斷然否定最近有采集五更螺,說這種螺一般是有人來收購才會現採,不然就砸在手上了,巫家是從來不收這種螺的。
至於死掉了二兒子,是不是偷偷有采集五更螺,這個老孫頭也不清楚,但他說這事又不隱蔽,以前都會有人來收購,所以二兒子即使去採五更螺,應該也不會瞞著家裡人。
表面上線索斷了,但還是有收穫,因為顧韜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