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般豐厚資源懸賞下,就有不少人都蠢蠢欲動起來。
同時,徐子青更知道,李興龍座下的好些心腹,如今起碼過半人數——皆為入劫境的好手,都要各自拉扯小隊,到各處查探此事。
而李修燭身居要職,當然也不例外。
略思忖後,徐子青便覺得,這也許是一個機會。
且不說他這些日子以來已然並未獵殺妖魔、尋覓時空之力結晶,就說他師兄若是安好,必然也會誅殺妖魔以磨練自身,或者……也在尋找他的所在。
更何況,李家軍如此行事,其他幾大兵團所為想必相仿,若是如此,他能借此機會與師兄相遇也說不定。
想定了,徐子青便在李修燭來時,同他說了這事。
李修燭抱著天福,抬頭看他:“你要與我同去?”
徐子青微微一笑:“不瞞李兄,在下並非獨自來此,之前因一些緣故與在下師兄……”他一頓,“亦是在下的道侶失散,若是能在此事中摻上一腳,或者可以打探到師兄訊息,又或者師兄能因此打探到在下之訊息。故而,有此請求。不知李兄是否能夠通融……雖說在下修為有限,卻絕不會拖累諸位。一旦與諸位所做之事有礙,諸位只管將在下拋去,也是無妨的。”
李修燭本來有些狂躁,待聽到“道侶”二字,忽然怔了怔。
隨後,他深深看了徐子青一眼,放下天福,走出帳外去。
徐子青目光溫和,轉而將天福抱起。
他知道,李修燭是去尋李興龍將軍提出他之請求去了,而李修燭本人,則並不反對此事。
這並不奇怪。
李修燭有心愛之人,即便痛失所愛,也是心愛之人。
他徐子青,也有心愛之人。
而但凡是摯愛之心,總是相通的。
——若說李家軍裡還有誰能體會他此時對師兄的關切惦念之情,也唯獨只有這一個因情入劫的李兄了。
果然,沒多久,李修燭就回來了。
也果然,李興龍應允了這一個請求。
其實……也在徐子青意料之中。
李興龍是重情重義之人,李家軍軍風也著實不錯,他救了天福,就讓他們欠下了他的人情。
這人情若是不還,總是叫人不安,徐子青提出的這個要求,於他們而言卻不過是舉手之勞……這樣好的交易,當然是無礙的。而且在李興龍眼裡,以徐子青的實力,就算有什麼異心,跟了李修燭前去,也不怕他搗鬼,反而更加容易解決。
這樣一來,不如順水推舟。
於是只是稍作準備,徐子青就隨李修燭一起,往他所帶領小隊所居營帳處去了。
天福不能同行,只得留下,他的確對徐子青十分不捨,但到底性子乖巧,不過抿了抿唇罷了。
徐子青見狀,卻送了一枚玉符到他手裡。
這枚玉符裡所含正是師兄的一縷劍意,雖說不過是師兄劍魂一煉時所制,可一旦放出,對付起低階妖魔來,也有一定護身之力。
權作……是他與天福的緣分了。
李修燭的營帳不遠,也是便於他時常來探望天福,如今明日就要出行,他就要領徐子青去認一認同隊諸人。
也是常年與他同行的心腹屬下。
約莫五六十步後,那營帳便出現眼前。
李修燭掀開帳篷皮,同徐子青一起走了進去。
迎面,就見到九人。
徐子青抬眼看過,這些人裡有七個是聚源境的神修,但大約都在聚源上境,還有兩個更高一籌的,顯然都是入劫境了。只是相比起李修燭身上的神息,似乎又稍稍遜了些許,就連那種入劫特有的奇異之感,也是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