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騎兵的突擊。重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破壞力太大。
在準備攻城期間,楚天聯絡另外兩路大軍,要求配合推平桑海桑海帝國擋在途中的城池。
現在的局勢是漢帝國在南,波斯帝國在北,而桑海帝國在東。
漢軍向北進軍一百里,波斯帝國領主避其鋒芒,然後漢軍轉向東,向其中一座主城進軍,撞到了不知死活的桑海帝國文明。
按照行軍路線,並非不能避開,只是要避開桑海帝國,將要繞一個大圈子,使補給線更長,不如直接推平,順便獲得國戰的積分。
“進攻桑海帝國,將他們從國戰戰場趕出去。”
老秦和明關兩路兵馬也開始攻打途中的桑海帝國城池,錘鍊大軍。
三路漢軍由十五個諸侯的兵力組成,而桑海帝國只有五個酋長!
桑海帝國的酋長們逐漸意識到情況不大對勁,三路漢軍每一路兵馬都有十餘萬,一共五十萬大軍襲擊而來,這樣的軍勢對於任何一個文明而言,都可怕至極!
楚天的東路軍花費了一天時間打造攻城器械。
次日,數十臺投石機、數十架弩炮、數以百計的雲梯、楯車成型,還有八座高聳的攻城塔矗立,居高臨下,俯視城池!
桑海帝國的酋長這回知道自己招惹了一個不得了的龐然大物。但他對城牆有過高的期望,希望可以憑藉城牆堅守,只要漢帝國久攻不下,那麼很快漢軍就會撤圍。
桑海帝國有五座城池,其中三座城池同時遭到三路漢軍急攻!
既然決定推平擋在途中的桑海帝國,減少一個爭奪主城的競爭對手,那麼攻勢就要疾如風、掠如火!
“梁紅玉,率領三千射聲營、五千弓弩手,進行掩護。”
楚天讓擅長統帥弓弩手的梁紅玉指揮弓弩部隊為樂毅的攻城部隊提供支援。
梁紅玉作為弓弩系英雄,十分實用,彌補了楚天缺少精銳弓弩部隊的不足。李廣的兵種實際上更傾向於騎兵,而李陵的步兵還沒有招募,而且梁紅玉的強度比李陵大。
樂毅指揮的部隊有五支先登隊,各一千精銳,以及三萬低階士兵作為炮灰部隊。
除此以外,霍安、張道、徐鳳年、沐珂,各自出八千弓弩手,與楚天的八千弓弩手組成四萬人的弓弩部隊!
“拿下此城倒是不成問題,問題是對軍備的消耗巨大。”
楚天粗略估計,四萬弓弩部隊,所有人射一輪箭,就要消耗四萬支弩箭!一場戰鬥下來,幾十萬支、上百萬支箭就沒了!
所幸的是,漢軍建立補給線,後方會將生產出來的軍備運輸到前線,同時佔領敵人的城池以後,也可以獲得部分補給。
依靠生產和掠奪的方式,才能勉強維持消耗。
“攻城!”
楚天一聲令下,士卒拉動投石車的繩索,將幾十斤重的石塊拋射出去,呼嘯的石塊砸中城牆,城磚出現蜘蛛網般的裂痕!
武卒錘擊床弩,尖銳的弩箭射中箭塔,將箭塔的一角直接帶走!一支弩箭射中城牆,竟然沒入了城牆之中,碎石塊墜落,灑了一地!
上百臺楯車掩護漢軍精銳弓箭手前進,數以百計的低階步兵推動高大的攻城塔逼近城牆,在攻城塔上,射聲營的神射手準備就緒,他們將會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城下的弓弩手夾擊守軍。
更多的弓弩手、步卒列成方陣,只要楯車和攻城塔保護的長弓手壓制守軍,他們將會上前,對守軍進行更大規模的壓制。
五支先登隊準備就緒。
李廣活動筋骨,揹著一把大弓,看上去威風凜凜。樂進的體型相對矮小,但他拼命起來異常勇猛。周倉五大三粗,行軍打仗不行,武力倒還不錯。
楚天瞥了一眼霍安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