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後方,速不臺的騎兵出現,黃沙翻滾。
“列陣!”
王翦拔出長劍,秦銳士得令,整齊劃一,於沙漠邊緣佈陣!
呂布扛著方天畫戟,以一隊幷州狼騎,與到來的速不臺對峙。
論起武力,速不臺不及呂布,論起統帥,遠征至歐洲,夷平許多文明的速不臺遠在呂布之上。
關中軍團可以擋住速不臺,主要還是依靠王翦的秦銳士,以及赳赳老秦的防禦光環“楚河漢界”。
赳赳老秦滿足了呂布征伐的慾望,持續不斷的征戰,讓呂布沒有時間考慮背刺老秦。
而且老秦掌握天子,可以不斷提高呂布的官職,目前呂布還沒有什麼背叛之心。
蒙恬的黃金火騎兵位於另外一側,拖著戰戟,這是他第二次與速不臺交鋒。
老秦身邊有一群三河騎兵,還有換上具裝鐵甲的北魏重騎兵。
這一支重騎兵的盔甲雕刻虎紋,殺氣昂然,老秦始終沒有動用。
無論黃金火騎兵還是虎紋具裝騎兵,外觀都極其鮮明,這也是老秦勢力的特色。
“有楊大眼在,定會保證主公安然無恙。”
楊大眼手持馬槊。
儘管呂布是老秦麾下第一猛將,但武力第二的楊大眼,才是老秦信任的護衛。
賈詡跟隨老秦:“等待良機,反守為攻,可以獲勝。”
老秦說道:“希望楚子謀不要坑我,我們與速不臺的決戰,勝負僅在一招之間。”
“關中軍團,秦銳士……”
速不臺與赳赳老秦的關中軍再次對峙,速不臺也不得不承認,秦銳士配合輕騎兵的幷州狼騎、重騎兵的黃金火騎兵,戰力並不遜色於他所統帥的軍團。
“可以決戰了。”
孫臏在推斷天時變化,認為遠征軍該上前與鐵木真、察合臺聯軍交戰。
楚天下令,沙塵飛揚,二十餘萬遠征軍繼續行軍。
鐵木真、察合臺聯軍,於荒原邊緣,列陣等候漢軍。鐵木真、察合臺的兵馬,養精蓄銳,只要漢軍出來,體力耗盡、人馬皆疲,將會發起進攻。
漢軍已經可以看到三十萬騎兵在前方等待自己。
鐵木真的怯薛軍、忠孝軍已經是老對手了。除了鐵木真的軍團,還有一支來自於中亞的騎兵,其裝束與鐵木真的騎兵略有不同。
不僅如此,這一支騎兵的長相,與鐵木真的蒙古騎兵都有不同。
這是來自中亞的僕從軍。
探馬赤的戰鷹在空中盤旋,鐵木真、察合臺眯著眼睛,打量仍敢進軍的漢軍。
“那就是讓父汗失利的漢軍?”
察合臺自言自語。
察合臺負責攻略的是中亞,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聯軍被他擊敗,而漢軍可以讓鐵木真吃虧,說明漢帝國的遠征軍,實力還要在中亞聯軍之上。
察合臺汗國的萬夫長、千夫長們,因為獲得伊犁河谷大戰的勝利,士氣高漲,對漢帝國的遠征軍普遍輕視,認為可以像是擊敗中亞聯軍一樣,擊敗漢帝國的遠征軍。
只有一個察合臺汗國的千夫長,猶如鷹鳩一般的眼神打量前方的漢軍陣容。
他可以感受到這支漢軍多數都是精銳,身經百戰,與察合臺汗國的軍隊相比,並不遜色,某種意義上,更加精銳。
“如果戰勝還好,要是戰敗,一旦塞爾柱帝國和花剌子模王國反撲,汗國說不定會……”
這個年輕的千夫長,卻在考慮察合臺汗國戰敗的影響。
除了雙方斥候騎兵的戰鷹,還有禿鷲在觀戰,無論哪一方戰勝,對於它們而言都是一頓饕餮大餐。
“鐵木真……”
楚天立於中軍,隔著遙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