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之一的九州島的大名之一,依附於大友家,而島津家擊敗大友家,統一九州島。織田信長建立幕府以後,重新劃分九州島的地盤,將九州島的土地分封給各個大名。立花家的主城在立花山城。
立花家與大友家屬於同一個勢力,而島津家屬於另一個勢力,雙方是九州島最強大的兩股勢力。
此次立花道雪、島津義弘,率領九州島的五萬東瀛士兵前來支援李成桂,擊退伏波軍,又迎擊遼東軍。
然而,與夏軍交戰,是會死人的。
立花道雪因為一個重要家臣陣亡而心痛。
立花山城四大天王之一的十時連貞,得知同家族的十時連久陣亡,怒不可遏:“不論是何人討取十時連久之首級,我必殺之!”
四大天王的另外三人,由布惟信、安東家忠、高野大膳,聽說十時連久陣亡,神情各異。
東瀛九州島約有三四百萬人口,他們在九州島算是勇將,但在高麗國戰場,與漢帝國的天兵交戰,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陣亡。
挑戰宗主國,本來就要冒著巨大的風險。
“向礪石峴進軍,利用開京以北的丘陵河谷進行防守,限制漢帝國的騎兵行動,將其殲滅。”
擔任聯軍主帥之人是熟悉高麗國地形的李成桂。
李成桂也知道夏軍擁有數量恐怖的騎兵,只要楚天願意,而且地形允許,楚天甚至可以徵發百萬騎兵。
所以李成桂將決戰的戰場選擇為王城北部的丘陵地區。
“火龍軍團還有25000人可以投入戰鬥,其中2000名龍騎兵、3000名火槍兵,還有10000名傳統騎兵、10000名奴隸兵。東瀛人似乎在前哨戰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火龍軍團的軍團長布蘭德清點還可以作戰計程車兵。
西式火龍戰旗招展,龍騎兵、火槍兵趾高氣昂,他們是合眾國的高階兵種,地位高於傳統騎兵,奴隸兵的地位最低。
狄青回到營地,與擔任先鋒大將的燕太子匯合:“必須儘快度過慧陰嶺,佔領望客峴、礪石峴,否則若是被高麗聯軍佔領這些地形,難以南下。”
燕太子得到狄青令人繪製的詳細地形圖,陷入沉思:“此地的地形,不適合大騎兵作戰,較為平坦的平原地形破碎,還有不少泥濘的農田。”
狄青與燕太子一樣擔心:“末將的想法一致,不過一些寬敞之處,還是可以容許幾千騎兵發起衝鋒,至於幾萬騎兵同時發起衝鋒,幾乎不可能。”
“不管如何,只有拿下這些地方,方能拿下開京。”
燕太子知道地形劣勢,但此時只能硬著頭皮南下,只能看到時混戰,雙方將領隨機應變能力,以及投入兵力的精銳程度。
在繼續南下前,燕太子派人與樂毅、李牧打招呼,令他們儘快跟上。
五萬蒙古騎兵進入慧陰嶺,直撲望客峴。
因為溪谷狹窄,無法容納五萬蒙古騎兵以及大量的輜重隊,所以狄青統帥大約5000騎兵作為蒙古騎兵的先鋒。
“望客峴……此地有些奇怪……”
狄青離開以後,燕太子看到地形圖上的望客峴有一座驛站。
五萬蒙古騎兵穿過慧陰嶺以後,面對的就是東北-西南走向的望客峴。
望客峴的鞍部可以行軍,但是狹窄。
過了望客峴,是礪石峴,同樣需要翻越兩座山丘之間的鞍部。
這一片地區,對於夏軍來說,最為危險。
燕太子招來一個高麗國的土著,向其詢問望客峴東南部的位置:“此地有一處驛站,又標記有糧倉,可有名字?”
高麗國的土著答道:“大人,此地名為碧蹄館。”
狄青因為親自前去偵查,所以輕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