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道中,《囹圄人》披露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奧匈帝國的那兩位小王子把“洛克薩斯和洛林”兩地居然在未經德國人同意的前提下,許諾給了法國人。
這些報道引起了軒然大波。
可以想象,當世界大戰正處於僵持中時,參加大戰的一方居然私下裡和敵人正在議和,這該具有多麼大的轟動效應。
幾乎就是在當天,當有的報紙都轉發了這些訊息,有的甚至增發了《特刊》。
這裡面當然也有德國的報紙。
實際上,德國的報紙幾乎是和《囹圄人》們同時刊登了這些訊息。對於德國人來說,法國沒有秘密,尼維勒頭天制定的作戰計劃,第二天晚上就能出現在魯登道夫的桌子上。
對於奧匈帝國的私自行為,特別是對於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處理,德國人表示極為震驚。
奧匈帝國一向是德意志帝國的附庸,現在奧匈帝國居然撇開德意志帝國獨自進行這樣的和談,而且還是以阿爾薩斯和洛林作為談判條件,這令德國人感到不可思議。
在德國人看來,卡爾一世太放肆了。
卡爾一世此時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開始譴責法國人是瞎編亂造,他從來沒有派過什麼談判代表團去過法國,更不會以阿爾薩斯和洛林作為談判條件。
這又引起了法國人的不滿,於是在法國的報紙上,卡爾一世不僅被形容成笨蛋,還被稱為是“騙子”。
和談終於破裂。
等著一切塵埃落定,時間已經即將三月份。
秦致遠沒有心情管發生在報紙上的鬧劇,他的精力完全關注在訂購的驅逐艦上,分不出更多精力。
早在羅馬的時候,秦致遠就透過樸茨茅次的流浪者聯盟造船廠,訂購了四艘橡樹果級驅逐艦。秦致遠甚至已經支付了訂金,就等著舾裝完畢之後準備接收,為此,秦致遠還透過加斯帕德從英國僱傭了100多名技術人員,讓他們負責驅逐艦上的技術工作。
當然了,秦致遠也也已經準備了一批自幼生長在海邊的華人,讓他們上艦成為海軍,學習英國僱傭兵們的各種技術,為將來獨立操作做準備。
英國僱傭兵,這並不是由秦致遠首創的概念。歐洲人有當僱傭兵的傳統,他們對於僱傭兵這個職業並不抗拒,只要有人給錢,他們可以為了魔鬼去作戰。作為傳統的海上強國,英國有無數的航海家和水手,這個國家現在是人多船少,所以就給了秦致遠空子可鑽。
當時加里帕克承諾的是一個星期,但是臨到了,卻給秦致遠傳送了一封電報,請求延長交貨期,因為那四條驅逐艦已經被英國海軍徵用。
話說這四艘軍艦本來就是為英國海軍建造的,只不過距離和英國人約定的交貨期還早,於是造船廠的董事們就找到了秦致遠,想把這些軍艦先賣給秦致遠,然後再為英國人重新生產。
對於流浪者聯盟造船廠來說,這真的不費太多力氣,一艘軍艦從鋪設龍骨到下水,最多隻需要一個月,而在美國,這個時間能縮短到半個月。
英國人強徵這四艘軍艦的事,本來無可厚非,但秦致遠決定還是要鬧上一鬧。
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於是秦致遠找上了新上任的英**需大臣丘吉爾。
溫斯頓丘吉爾,這又是一位巨頭。
潛在的巨頭,現在還不是。
戰前,丘吉爾的職務是海軍大臣,14年8月1日,當丘吉爾得知“德國對俄宣戰”後,丘吉爾迫不及待的下達了海軍總動員令,這個命令到第二天才得到內閣追認。或許丘吉爾這樣做是因為太憎恨德國人,不過也因此給議會留下了不聽命令,獨斷專行的印象。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後,英國海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卻並沒有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