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部分

際上並不是。

蘭芳治下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一年三熟,有些地區甚至可以做到一年四熟,這樣算下來,每一季也就是300公斤左右,這其實一點也不困難。

就在此時的民國北方,雖然戰火連天,雖然時常有洪澇災害,但如果是正常年景,每畝地的產出也有200公斤左右。

而稻米的產量本來就比小麥高,蘭芳治下的土地又雨水充沛,所以畝產300公斤真的不誇張。

關於蘭芳的一切,現在已經幾乎傳遍了民國,哪怕是政府已經下發了禁令,還是有很多百姓寧願冒險,也要“下南洋”討生活。

而蘭芳有足夠的海運能力,在民國的海面上,每天都有蘭芳的輪船等待接人,只要湊足了一船就會送往蘭芳,不需要向任何人報備,也不需要和任何國家打招呼。

民國的海防,確實就是“有海無防”這個局面,就民國那幾艘破破爛爛的軍艦,說實話,連蘭芳部隊在歐洲時使用的獵潛艇都不如,所以民國雖然知道蘭芳仍然在大規模移民,卻沒有任何辦法。

真的沒辦法。

人總是要失去一樣東西,才能感覺到那樣東西的可貴。

民國和蘭芳現在關係就是這樣。

曾經的外籍軍團,對於民國的要求有求必應,從槍炮彈藥到食品藥物,只要民國有需要,秦致遠治下的外籍軍團總是會不遺餘力的往國內送,幾乎不打任何折扣,哪怕是在明知道送回來的很多東西都被私下倒賣,外籍軍團也照送不誤。

但當外籍軍團改頭換面成為蘭芳軍隊之後,這種好事就一去不復返了。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比如說青黴素,想要嗎?有,請拿大洋來買吧。

而且價格還不便宜,因為要加上法國政府的抽頭。

直到此時,很多人才想起外籍軍團的好處,但為時已晚。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現在的蘭芳,對於民國來說和其他的列強差不了太多,最多是因為同根同種,在交易內容上不加限制,不管是南方軍政府還是北洋政府,想要什麼都給,但都要拿錢來買。

其實秦致遠到現在對於北洋政府和南方軍政府已經是基本絕望了,看看他們的採購清單吧,幾乎清一色的全部是槍支彈藥,其他有關國計民生的東西幾乎什麼都不要。

秦致遠曾經讓唐新志試探性的表示想要給北洋政府援建一個化肥廠,但到最後談來談去,居然變成了一個軍工廠,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早在十年前,隨著氮肥的規模化生產技術被攻克,農業作物需要的氮、磷、鉀等肥料已經全部具備規模化生產的可能性。

這對於農業絕對是個重大利好,因為在同樣條件下,使用了肥料的土地會增收百分之三十。

這就等於是地還是那麼多地,但種出來的莊稼可以多養活百分之三十的人口。

這從客觀上也造成了自從第一世界大戰之後,全世界的人口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沒辦法,在沒用農業肥料之前,以前的農作物產量太少,養不活那麼多人……

目前先別說使用化肥會造成的土地汙染等負面作用,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然後再解決質量問題吧。

對於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土地的農作物產量顯然更加重要。

但領秦致遠無奈的是,北洋政府的統治者根本不想著農作物增收,而是想著弄到更多的武器,武裝更多的軍隊,先掃平南方軍政府,然後再發展國計民生。

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南方軍政府也是這麼想!

不能說北洋政府和南方軍政府發動戰爭都是為了一己之私,雖然客觀看上去確實就是這樣。

其實在外籍軍團回國的時候,民國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