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防止敵軍干擾,步兵擊潰敵軍後發起追擊,擴大戰果。

有此戰法,乃是江浙明軍騎兵數量始終處於劣勢的必然結果。戰場上想要取勝,揚長避短是最基本的,陳文自是要設法發揮步兵戰陣的威力,但濟爾哈朗則是要設法破壞掉戰陣,將更多的明軍打散到個體,成為潰兵,從而將雪球滾起來。

密密麻麻的盾車滾滾向前,透過望遠鏡,陳文能夠很清楚的看到盾車的結構兩輪並排,足足有三人寬的手推車,車子的橫板很短,上面立著一面木牌,看上去非常厚重,而且也並非是純木製結構。

“牌甚厚,一層牛皮,一層鐵皮,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

甲申時在北京殉節的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範景文所著的《戰守全書》中如此這般的記載了這種明末清初時被清軍廣泛使用的戰車的結構。

陳文依稀能看清楚盾車上的盾牌乃是複式結構,聯想到軍情司南京站送來的這幾個月江北有大規模牛皮交易和濟爾哈朗趕到南京後將這幾個府的鐵匠都聚集到了南京的訊息,這盾車到底是個何等防禦力有就不言自明瞭。

“居然還有這麼復古的戰術啊!”

盾車掩護步兵前進,清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時代,後金軍和清軍都經常性的使用這種戰術。原因很簡單,用盾車來降低明軍火器殺傷,這等結構的盾車,鳥銃拿它根本就沒有任何辦法,甚至就連虎蹲炮也同樣是無可奈何。而“奴以牌車推遮一車二十餘人”,對清軍來說絕對是大有益處的。

但是,這種戰術在降低傷亡的同時,也意味著軍隊戰略移動速度不可能太快。

最初還好,清軍不是在遼東、遼南打東江軍,就是在遼北欺負林丹汗,再要不就是去遼西掃蕩關寧軍,都是圍繞著遼東的那一畝三分地作戰。可是到了入關後,這種戰術立刻就跟不上清軍騎兵奔襲,明軍望風而降的快節奏,所以便不再使用了反正有八旗軍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赫赫威名,有大批的漢奸部隊作為炮灰,自也是用不著這些東西了。

清軍的盾車移動速度並不慢,後面三個清軍推著一輛厚重些的兩輪手推車,至少沒有拖慢步兵整體的行進速度。

陳文在看著這些盾車,戰場上的明軍更是如此。清軍的戰陣緩緩進逼,每走一段距離就要稍停下來。這是應有之義,戰線過長,這樣做可以降低佇列在行軍過程中發生斷裂的可能,更可以防止其中的一部分過於凸前。

此時此刻,這個距離並非是明軍的火炮能夠打擊到的,明軍自然也沒有貿然開火,其他兵種還好,炮兵的軍官們則無不在不停的測量彼此之間的距離。畢竟,他們才是明軍攻擊距離最遠的兵種,也將會是最先對這些盾車造成打擊的兵種。

清軍緩緩前進,戰場上的空氣也愈加的壓抑了起來,待到裡許的距離,清軍特別進行了一輪整隊後,很快就進入到了明軍火炮的射程之內。

“前裝炮,準備。”

明軍射程最遠的火炮自然是紅夷炮,但是這種火炮現在已經很難跟上江浙明軍的戰略機動速度了,所以陳文乾脆就給各師裝備了口徑的跟大的紅夷炮,配合臼炮進行攻城作戰,此番既然已經料到了清軍會在此間與明軍決戰,這些火炮連同炮組乾脆都沒有運過來。

除了大口徑的紅夷炮和臼炮,佛郎機炮,這種子母銃的後裝炮射程有限,但是勝在射擊速度驚人,一向是江浙明軍的必備火炮。但也正是射程的問題,陳文在這兩者之間增加了在明清兩軍慣常稱其為的前裝炮的編制,以彌補這段距離的火力空白。

明軍在裡許的距離沒有開炮射擊,對於清軍而言很是不能理解,但是隨著距離的不斷拉近,空氣中的壓抑伴隨著開炮的命令,瞬間就得到了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