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點四十分,書記辦公會提前結束。
省委組織部長高陽主動開口告辭,他要回去修改省委常委會上的人事方案。
而省委副書記、省長楚大山,則是欣然接受省委書記陸懷遠的邀請,來到陸懷遠的辦公室裡喝茶。
楊劍按照楚大山的口味,泡杯品質較好的綠茶,剛要轉身出屋。
楚大山開口挽留:“小楊,你留下來繼續服務,順便再給你分配點任務。”
聞言,楊劍只能微笑著點頭,然後便把目光投向陸懷遠,用眼神兒徵求一下陸懷遠的意見。
只見陸懷遠微笑著點頭,並開口誇讚楊劍:“能者多勞,理應如此。”
聽清陸懷遠的態度,楚大山順勢說句:“老陸,鐵路分局支援省政府的想法。”
“奈何鐵道線路的審批,需要經過上級領導,乃至鐵道部門的同意。”
“事關咱們省製造出來的汽車,能否走出山海關,乃至衝向全世界。”
“因此,我得懇請你捎我一程,至少把我送到鐵道部的正門口。”
楚大山深知陸懷遠的人脈圈子都在京城,且之前就在財政部裡任職,若是由陸懷遠來幫忙引薦鐵道部的領導,成功的機率會大上不少。
聞言,陸懷遠用實際行動來闡明自己的態度,當即掏出自己的手機,當場打給鐵道部門的朋友。
並如實地闡明奉天省的難處,以及德商要求的儘快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無非就是:從盛京站單獨引出一條線路,直通到德國人投資的汽車工廠。
同時,楊劍也第一次親眼見證到陸懷遠的人脈關係:相當牛逼!非常給力!
只因,陸懷遠毫不吝嗇自己的人脈關係,當場把電話遞給楚大山,當面替楚大山約好拜見的時間等等。
簡而言之:提我陸懷遠,肯定給你辦,請他吃頓飯就成!
結束通話鐵道部的電話,楚大山第一時間舉起茶杯,只能以茶代酒,單敬陸懷遠。
而楊劍則是在心裡感慨:這哪裡是送到鐵道部的正門口啊?這分明是送到了鐵道部的後花園啊!
同時,楊劍也能悟出:大佬之間的談話,基本都是點到即可,絕對不會強人所難。
例如,楚大山先說捎我一程,是國慶節一起進京的的順延。之後所說的至少送到鐵道部的正門口,則是試探陸懷遠能否幫忙引薦一位熟人。
而陸懷遠則是用實際行動來闡明自己的立場:奉天省內的任何事情,省委書記責無旁貸。
而當面打通鐵道部的電話,也頗具暴露實力的意味兒。
這算不算是來自楚大山的試探,與來自陸懷遠的反擊呢?
楊劍拿捏不準,只能靜心聆聽,回去反覆揣摩幾番。
這時,陸懷遠說道:“老楚,術業有專攻,發展經濟我還是位門外漢。”
“但是,只要咱們省有需要,但凡你有難處,隨時都可以過來找我。”
“能辦的,我肯定辦。不能辦的,咱倆一起想辦法。”陸懷遠正色說道。
“老陸,我啥也不說了,等忙完這陣子,我第一時間請你喝酒。”楚大山情真意切地回道。
“好!我等你的電話。”陸懷遠微笑著應下。
楊劍看不透兩位大佬的真實心思,到底只是個場面話,還是掏心窩子的心裡話。
“德商的難題解決了,就剩下城北的糟心事兒了。”說罷,楚大山扭頭看向楊劍,笑罵道:“你小子惹出來的麻煩,你小子負責到底!”
此話一出,楊劍秒懂:大拆遷的難題,終究還是躲不掉了。
可事已至此,楊劍也只能硬著頭皮自吞苦果,當即表態:“是!”
聞言,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