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肆渲染英國在中國的僑民生命和財產受到威脅,中國的暴徒對英國人極為敵視,英國人只是自衛。

這是英國主流媒體的報道。

在演講結束,這些學生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有些人是單純的想知道更多的真相,對此林子軒耐心的回答。

有些人則是對林子軒提出質疑。

為什麼你只說中國人受到的傷害,英國公民在中國同樣處在危險之中,英國政府有責任保護本國僑民的安全。

“從五月三十日至今,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有上百名中國平民被無辜槍殺,這正是英國和日本等國造成的血案,只要這種暴行不被制止,中國民眾的反抗就不會停止,英國僑民會永遠處在危險之中。”林子軒回應道。

“是誰造成了這一切?是中國人麼?不,是英國政府。”他高聲道,“英國政府在遠東地區採取的高壓政策導致了這場慘劇的發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

“你們熱愛你們的國家,擔心你們的同胞,我同樣愛著我的祖國,愛著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林子軒低沉道。

他以一首詩歌結束了在劍橋大學的演講。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首詩歌叫做《我愛這土地》,詩人艾輕於1938年11月17日創作。

詩作表達了對於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憎恨。

中國大地上正在經歷著一場大變革。人民在奮起,民族在覺醒,黎明終將會到來。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展現了詩人決心生於土地、歌於土地、葬於土地,與土地生死相依、至死不渝的最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這首詩歌正好表現了林子軒此時此刻的心情。

他在劍橋大學的演講引起了英國媒體的注意。

在西方國家,有執政黨就有在野黨,還有較為激進的社會組織。

他們利用這件事指責執政黨在遠東地區的政策出現問題,控制不住局勢才造成了英國僑民在中國的困境,政府應該承擔重大的責任。

他們倒不是真的支援或者同情中國。而是一種政治手段,利用這件事攻擊政敵。

林子軒的出現給了這些人藉口,他的演講被刊登在報紙上,包括那首詩歌。

英國的在野黨認為這是一位遠東詩人的心聲,這位來自中國的文學家發出了一個民族的怒吼,我們國家的外交政策正面臨著失敗的危險。

林子軒不介意被英國政客利用,他要的就是擴大影響力,給英國政府施壓。

這是他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

因為有了媒體的宣傳,他的這首詩歌被廣為流傳。英國文壇才想起林子軒最早被人所知正是因為他詩人的身份。

托馬斯艾略特對林子軒的詩集《一代人》頗為推崇。

他坦誠自己那首震驚歐洲詩壇的《荒原》的寫作靈感正是來自於林子軒的詩歌。

還有林子軒寫作的那首《再見,康橋》,成為抒情詩歌的典範。

英國是個出詩人的國度,拜倫、濟慈和雪萊都是偉大的詩人。英國人對於詩歌的熱愛和對於戲劇的熱愛一樣的強烈。

這首帶有象徵主義色彩的詩歌一下子在倫敦的文學圈裡風靡起來。

愛國詩歌在任何國家都是長盛不衰的題材,但想要寫好並不容易。

這首《我愛這土地》飽含深沉的感情,特別是最後兩句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