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一個月前;
此時滿清已經入冬。
黃河決堤導致的數百萬災民,基本已經全部被移民去東華國;
除了河南的衛輝府、北直隸的大名府、山東的曹州府,處於黃河決口百里範圍內,因為新堤壩未築成,部分地區還處於河水淹沒之中;
山東其餘地方因為豐水期已過,河水洩去,已經能正常居住生活;
李開芳已經率領部分軍隊,回到東華國;
剩餘林鳳翔率領三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在濟南城外的第二補給點,合計一萬多人,開始收尾;
按照當初和山東巡撫張亮基的協議,救災後必須離去;
然而;
這日,張亮基來到補給點找到林鳳祥,一臉憂鬱的說道:
“林師長,恐怕你們需要儘快離開了!”
這半年來
開始的幾個月,張亮基看到每天都有數萬災民被救走;
他也就放心下來,開始和林鳳祥、李開芳等人打交道;
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了。
東華國的一切,從服裝、武器、食物、制度,特別是那種自己會動的救援船等等,無一不讓張亮基對這個海外漢民建立的國家充滿好奇;
連知道林鳳祥的原太平軍身份後,都沒有太介意;
“撫臺大人,三個州府還有部分受災的百姓未等到滿清朝廷的安置,已經決定跟我們離開,再需月餘,我等即可離開。”
張亮基搖搖頭,解釋道:
“非是此事,我在京師的同僚傳來訊息,朝廷不知從何渠道,得知你的身份,命勝保為統帥,集合北直隸和山東之兵剿滅你們。”
張亮基緩緩站立起來,看著外面無數為這座補給大營工作的百姓,自嘲的笑了笑:
“對於我,朝廷斥以裡通‘髮匪’、轉移百姓、知情不報等罪名,罷免巡撫之職,押解進京受審,宣旨的欽差,恐怕已在路上。”
當時,他同意災民出海,就已經猜測到自己的結局。
林鳳祥聞言,眉頭緊皺,陷入沉默;
他不知道此時該如何勸慰,因為張亮基的下場,全都是因自己等人而起。
“林師長不必如此,能讓我知道天外有天,不再坐井觀天,已是我的幸運。”
“我已是知天命之年,已無遺憾!”
林鳳祥忽然想到什麼,眼睛一亮,說道:“撫臺大人,您和我們一起去海外吧!”
“不!”張亮基搖搖頭,緩緩說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雖是遵從本心助百姓離開,但終歸是有負皇恩,若再畏罪潛逃,豈不成了不忠不義之輩!”
“林師長,就此別過吧!”
說完,張亮基不等林鳳祥多說,留戀的看了這個大營,直接離開了。
林鳳祥看著那有些蹣跚的背影,這一刻,似乎有些觸動;
即使那個背影已經消失很久,他也久久沒有收回目光;
良久
他回到營帳,看著整個滿清地圖;
雙手從山東省,劃到河北省、河南省,以及黃河上游的陝西省、山西省;
這些地方,當初他北伐時,都是去繞過一圈;
那裡的百姓,過的生活,比廣西也好不到哪裡去。
他那漆黑的瞳孔中,開始逐漸堅定;
找來紙筆,開始寫道:
“臣啟殿下:
預見東華未來之國土,天寬地闊,需漢民無數;山東省西接河南,北臨河北,南連江蘇,值此黃河北向之計,更可沿河遠至山陝之地;
數省都是漢民集聚之地,百姓地無半畝以耕種,居無片瓦以安居,食不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