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海外的第一個春節

時間流逝,來到了二月,過去的一月份,因為老移民回去,帶動了移民的熱情,按部就班的又過來2萬人。

回去的每個人,都能帶動至少二十倍的人口過來;2月份,馮瑞科在古巴解救的第二批約七千人又獲得了分地和回鄉的資格。

已經在有條不紊的安排他們分批開始回鄉探親,若按照第一批迴鄉的情況,未來幾個月他們將帶動十多萬人的移民。

終於,也迎來了一箇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

西元1854年2月18日,清咸豐三年臘月三十,除夕;

馮瑞科前幾天,就已命令各項工作停工,包括移民。因為大清那邊,都在準備春節,大多數人也都想過完春節再出海。

而馮瑞科目前三個縣的範圍,也迎來了第一個正式的、具有氣氛的春節;

去年,眾人剛脫離魔爪,才一百多人,沒有日曆,都不知道春節是什麼時候,草草忽略過去了。

今年,有大批家鄉移民過來,知道了農曆春節的時間,所以頗有春節氣氛。

中國人過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特色傳統。

傳統節日剛形成的時候,一般都帶有迷信色彩,到後來,就形成了民族的文化,成為了文化活動。

在全世界華人華僑集居之地,都會記住春節這個日子,都會作充分準備,馮瑞科他們也不例外。

慶祝春節,是所有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表達方式,這是全民族的情感所繫。

政府要以民為本,尊重民意。

馮瑞科這個草創的政府,非常重視聯絡群眾情感,所以春節這種傳統節日,他千方百計協助安排節日所需要的商品,特別是提前給放了假,讓移民們能夠更好地過節。

他早就做好了計劃,準備用一個盛大的春節,來激勵農場目前的七萬多人,給他們家的氛圍。

春節對中國人的含義是團圓,吉祥;春節能讓他們充滿新的希望和新的期盼。

2月第一批接收移民的時候,同時在清國採購了大批春節物資,筆墨紙硯無一不缺,特別是鞭炮,絕對不能少。

自從打通傳送移民後,各種生活物資,都可以從那邊採購,讓農場終於有了百業興旺的感覺,以前總是缺這缺那。

……

馮瑞科帶著護衛隊,走在縣城的街道上,看著人來人往,有的放鞭炮,有的舞龍獅,有的唱廣府戲,還有的演雜技,演其他節目。

這些也都是馮瑞科特意安排,給加班工資的。

引得周圍圍觀的民眾,一陣喝彩,節日氣氛更加熱烈。

還看到街上出現很多小店、小排檔,各種手工貨物,如糖人、泥娃、剪紙、燈籠等等。

還有人賣醬油、醬菜、包子、鍋貼等,都是他們下工後,抽空閒時間做的。

而最先過來的移民,已經在自己的土地上,種上家鄉的蔬菜,一個多月已經可以採摘售賣。

看來只要有大量人口聚集,就會自然產生需求,就有人發現商機。

中國人,從來不缺智慧。

這讓馮瑞科放心很多,只要人口數量上去,自然百業俱興。

之前他還擔心缺乏各種生活物資,都需要自己派人去採購,現在人口多了,三教九流,人人都是人才,很多東西都會自己做。

中國的鄉下,人人都是全能手。

越逛,就越讓他滿意,也有一種成就感,這就是他一年來,拳打腳踢才開創的局面啊。

他此行的目的,是到縣政府廣場,經過幾個月的修建,縣政府終於修好了,那裡有他們策劃的一起舞獅採青大賽。

馮瑞科特意拿出獎金,讓每個住宅小區派出一個隊伍,採青者可以得到100鷹洋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