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利,在方圓百里之內巡查了兩週,隨後便飄回了那座礁石。
來吧,他準備好了。
這種感覺,其實也頗為奇妙。
像是自己正面臨人生的重大考驗,一路上輩子寒窗苦讀十二年,臨門一腳前怎麼也睡不著的那也一夜……
“不可心浮氣躁,靜心凝神才是。”
李長壽心底默唸靜心清心咒,不多時又拿出了無為經,捧在手中細細參悟。
多一份感悟,多一絲積累,自己度過天劫的把握,也就能再多一分。
三日後,天劫將來的預感越發強烈。
清心咒已失效,也無法靜心再感悟什麼,方圓三里之內瀰漫著一股似有若無的威壓,讓其他生靈潛意識都會遠離此地。
上次師父的天劫就是這般,含羞帶怯,磨磨蹭蹭;
也不知自己的天劫,是會溫柔一些,還是會狂野奔放、洶湧而來……
自己的天劫。
應該,是七道或者八道天雷吧。
李長壽心底如此想著,他放鬆心神,並未強迫自己冷靜,而是體會著自己心底的這份不安、這份焦慮。
這是生靈面對天威時都會有的反應,與道境高低無關。
成仙天劫,又稱成道劫,李長壽很早之前就在思考,何為‘成道’二字。
今日卻已有了答案。
煉氣、化神、返虛、歸道,其實就是煉氣士學習自然、模仿自然,在自然之中總結出自己的道,這條‘道’,就是自己成仙長生的支撐。
成仙天劫,就是天道對煉氣士之道的‘檢測’,看此煉氣士凝出的道,是否有成仙的資格。
同時,這天劫也是助煉氣士脫凡超脫的歷練,讓煉氣士借自身之道得以昇華。
生而為靈,化之成仙。
道與道境,也不能一概而論,給自身之道冠以某種名號,在李長壽看來是十分不妥的行為。
就如人性情一般,沉穩如是,慌亂如是,豪放羞澀如是,焦慮豁達如是。
道亦然。
“我,亦然。”
李長壽閉目露出少許微笑,身周突有一縷縷微風吹起,化作旋風朝著空中而去。
悶雷聲響起,海面之上風雲突變,數百丈高的空中,一片片灰黑色的劫雲迅速湧來,籠罩附近十里海域。
雲上宛若有群山、好似有寶塔,又似有天兵列陣,有巨神擂鼓。
劫雲呈現諸多異象,下方劫雲卻開始緩緩旋轉,遠遠看去,像是在形成一道海龍捲。
但這道海龍捲只凝成了一半,其內雷光大作,電閃雷鳴!
李長壽在礁石上慢慢起身,振了振衣袍,隨手一點,十二隻法爺鳥籠已在身周展開,幾樣丹藥已經在袖中備好。
道軀上下蘊著青光,元神之力已完全凝聚。
吐出最後一口濁氣,李長壽抬頭看向上方,而後……
恭恭敬敬做了個道揖,用的是最正統的遠古之禮。
又朗聲道:
“道門弟子今啟蒼天:
感念蒼天落下成道之劫,弟子誠心領受。
立自身之道,成無憂之仙。
若天劫落下,弟子無法承受,身死道消,自是弟子之道不足與天地同壽,心無怨言。
大道鳴鳴,天道正正。
謝天道關懷,降成仙機緣!”
轟隆——
劫雲似是在回應,又似並未聽到李長壽所說這些,天劫之威沒有任何變化。
劫雲旋渦之中,數道井口大小的雷斑閃爍,李長壽身周出現了一道道微弱的電弧。
他身形緩緩飛起,十二隻法爺鳥籠也在海面上緩緩飄開,互相拉開距離,以作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