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起來,最終活活餓死。
自那之後,周國風聲鶴唳,姬昌連繼位都不敢繼位,歸還大部分商王賞賜,將自身實力死死地捂住,龜縮一團、不敢動彈。
——這也是闡截兩教在各處搜尋新王時,會忽略掉周國的主要原因。
在苟、咳。
在穩之一道,李長壽對周國的決策層頗為欣賞,但也僅限於此。
南洲王權是商是周,對李長壽沒有任何區別,也沒什麼特殊感情摻雜其中,李長壽所在意的只是自己身邊之人的安危。
籌謀這些、安排這些,都不過是為了在大劫方便撈人罷了。
《初心》。
李長壽在三仙島時,也在分心注意南洲局勢變化,最近出現的較大【事件】,就是帝辛召集各路諸侯入朝歌城。
這應是帝辛開始加速推動變革,削弱諸侯實權,加強商國對諸侯的控制。
過往這九年,帝辛一直在做的就是這幾件事。
前兩年,他先為歷代商君的忌諱‘伊尹’翻案,併力推武丁時期所重用的奴隸‘傅說’,為自己後續動作做鋪墊。
待時機成熟,帝辛就開始啟用奴隸之中的賢才,尤其是在軍中,提拔了許多小將領。
雖引起軍武大家的不滿,但因帝辛把控有度,並未生出事端。
王權、大臣、階層、諸侯……
帝辛這些年就如走鋼絲一般,在各方勢力中走出了一條小路,建立起了自己對商國的絕對掌控,除卻輔佐自己的託孤老臣之外,手下也有了一批能臣。
這才有勃勃雄心,要動一動各路諸侯。
李長壽稍作推算,便知這次朝歌城各路諸侯相聚,八成就是商國與諸侯國漸漸鬧翻的轉折點。
估摸著,帝辛是要將‘討伐征戰之權’收歸自己掌中;
而各路諸侯,與被帝辛打壓下去的商國老舊勢力,怕是會產生共鳴,形成一股較大的阻力,從其他方面開始抨擊帝辛。
比如,帝辛最近開始推行的,祭祀免人祭、改為牛羊,且將牛羊祭祀過後犒賞軍武。
這在很多老人眼裡,是犯了忌諱,是亡國之徵兆。
祭祀天地如何能不用活人?他們商國又不是沒有奴隸。
玉帝、后土:……
總感覺有被這些傢伙冒犯到。
李長壽之所以觀察西伯侯姬昌,其實是因另一個封神小將——雷震子。
他如果沒有記錯,姬昌應該就是在趕去朝歌城的路上,在一處荒地聽到了嬰孩哭聲,抱回來了雷震子,收為了第一百義子。
隨之,雷震子就被路過的雲中子收為弟子。
該安排的,總是要安排上,自己最起碼要過過手,走個流程,有一個儀式感。
但李長壽為此卻是頗為犯難。
他也不知雷震子具體跟腳,父母何人,紙道人又不能去盯著雲中子,被雲中子發現就是解釋不清。
故,他只能暗中盯著姬昌的車隊,看能否找到插手點。
但李長壽萬萬沒想到……
【雷震子是雲中子直接抱過來,放在了姬昌前行路上,以雷霆閃電吸引姬昌等人注意。
又在姬昌抱起這嬰孩、取名且收為義子後,雲中子迅速現身,主動表露身份,將雷震子抱回山中撫養教導,並說雷震子日後會下山輔佐姬昌。】
壽,出手出了個寂寞。
雲中子這一手‘結成因果’、‘增厚福源’,確實耍的漂亮。
而云中子也像是在提防有人會搶他徒弟,全程都在暗中護著雷震子,完全沒有給李長壽半點機會。
不對勁。
地下深處,李長壽的紙道人盯著雲中子遠去的背影,很快就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