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上寫著:“怒蒼山首領秦仲海誥命陝甘兩道文武官員,山寨初成,欠銀欠餉,勒令提督江翼即日送上白銀十萬兩,馬匹五千只,以示跪拜之意。欽此。”跟著一腳往那軍官踢落,喝道:“把這公文送回去,要你們提督自己看著辦。”
那軍官又痛又怕,又驚又喜,驚的是李鐵衫如此兇狠殘暴,直視朝廷如無物,喜的是他要自己送回公文,那是撿回一條性命了,當下率著下屬,急急抱頭鼠竄而去。
李鐵衫冷笑道:“弟兄們,留下他們的兵刃馬匹,咱們山寨日後有用。”哈不二等人早有意出手打人,當即抖擻精神,一路追殺過去,只聽遠處兵卒慘叫聲四起,料來又給他們毒打一頓。秦仲海平素雖然兇猛,此刻見了李鐵衫的手段,卻也自嘆不如,方才知道昔年怒蒼英豪行事的手段。
※※※
眾人上得山去,李鐵衫與止觀各帶家丁弟子入山,總計達七八十人。幸好怒蒼山房舍極廣,當下便由陶清安排住所,將眾人一一安置。
夜間開席,諸人同坐飲酒,項天壽問起此行由來,李鐵衫道:“那日止觀大師找到了我,把方老師的信給我看了,信中說怒蒼山已然復寨,要我回山一觀,我收到信後,便馬不停蹄地趕來啦!”
秦仲海聽說師父寫就親筆信函,邀請舊日弟兄一一出面,不由心下一陣溫暖,想道:“師父雖沒隨我們上山,其實早在出力打點,就怕徒弟吃虧了。”
秦仲海見眾家好漢群聚一堂,李鐵衫更是名列五虎,想起年前所見的怒蒼名錄,便問道:“我在朝為官時,曾經奉命駐守文淵閣,見過各位英雄的大名,卻不知諸位好漢有何英雄事蹟?可否說來聽聽?”
李鐵衫嘿嘿一笑,道:“怒蒼山好漢雲集,稱霸當世,要說風流歷史哪,只怕三日三夜也說不完呢!”
止觀微微頷首,道:“我山初創時,便有三萬兵馬,待到後期,更達五萬之數,忠義堂前左龍右鳳,分掌軍機政要;座下五虎,力敵萬軍;殿前三堂,各有所司;五關彪將,護衛安危。除這幾條好漢外,尚有無數營堂頭領,專責營造、打鐵、軍械、錢糧、畜馬,各有所司,可說井井有條。”他向來職司軍情打探,山上一應故事自都詳熟,說起來竟是如數家珍。
秦仲海點了點頭,也甚歎服怒蒼山人材之盛,道:“可惜當年我年紀幼小,不能追隨諸位前輩,如今卻要這般艱難的起事。”止觀微笑道:“憑仗父兄基業,非好漢所為。將軍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久後必傳誦後世。”秦仲海聽了這稱頌,不禁飄飄然起來,心道:“止觀和尚不愧是軍機頭目,馬屁工夫十分了得。”
項天壽不曾見過止觀,待見這和尚氣度不凡,當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可自己卻認不出他來,便問道:“這位大師是何來歷,卻在哪處寶剎出家?”
言二孃曾聽止觀提過來歷,便替他答了,笑道:“項堂主可曾聽過密十一?”項天壽恍然大悟,急忙站起身來,拱手道:“失敬、失敬,原來是軍機把子過來。恕我眼生。”
項天壽過去是內三堂堂主,主管刑罰司法,止觀則是“密十一”的頭目,這“密十一”並非幫會,亦非門派,乃是怒蒼山總舵外壇,奉著秦霸先的號命打探聲息,連絡江湖豪傑。除了秦霸先與其它幾名核心人物外,其餘兄弟皆不知密十一把子的真正身分。項天壽地位不到,自也不曾與聞。
止觀見項天壽滿面驚喜,微笑便道:“好說,老衲廢人一個,怒蒼山毀敗後,盡在白龍山唸佛。也難怪大家不識得小僧了。”眾人說了一陣,才知止觀後來出家為僧,不再涉足江湖。那李鐵衫則是隱居西涼近郊,與崑崙山著實交手過幾次。
李鐵衫昔年與韓毅同為馬軍上將,先前見了言二孃,早想向她打聽小呂布的事情,他舉起酒杯,問道:“二孃,你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