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如果早幾天突圍,那麼18萬印軍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能殺出去,而不是說18萬印軍被全殲。

在拉合爾被圍的印軍繳械投降,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要知道,那可是10多萬官兵。

首先受到影響的,還不是印軍的高階將領,而是印度總理。

為啥?

就在當天晚上,印度總理遭到了眾多在野黨的抨擊。

不是說不應該發動這場戰爭,而是印度總理似乎沒有統帥軍隊的能力,也就沒有資格統帥整個印度。

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印度總理為了平息國內的憤怒情緒,在次日就公開宣佈,拉合爾印軍前線總指揮叛國。

隨後,印度當局羅列了一份名單,上面包括前線部隊的所有高階軍官。

這些人,全都被視為叛國者。

可笑的是,在這份名單上的一些軍官,其實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中為國殉難,戰死在突圍的沙場上!

其實,由此事也能看出,為什麼那麼多投降的印軍官兵不願意在戰後被遣返回國。

他們已經在戰場上拼盡全力,他們不應該為失敗承擔責任,更不應該成為印度當局推卸責任的替罪羊。

其實,應該承擔責任的就是發動戰爭的印度總理。

此外,還有胡亂指揮的印軍高層。

有趣的是,這些人,非但沒有承擔責任,還都成了民族英雄,成了十幾億印度人頂禮膜拜的領袖。

當然,巴基斯坦不會因此停止戰鬥。

開戰的第17天,巴軍在查謨發動總攻。

這次,不是倉促發起進攻。

其實,按照巴軍的作戰計劃,不管拉合爾那邊的印軍有沒有投降,都會在這天上午發動攻打查謨的作戰行動。

當然,查謨也是巴軍作戰計劃中,最後一座需要攻佔的大城市。

按照巴軍的戰略計劃,在打下查謨之後,就可以考慮跟印度進行停火談判了。

如果印度仍然不肯談判,那就對兵力部署做出調整,從查謨與拉合爾出發,攻入印度本土。

簡單的說,之前的戰鬥,都是在實現戰略目的。

接下來嘛,就是以戰促和。

只是,查謨不是拉合爾,更不是斯利那加。

雖然守衛查謨的印軍還不到10萬,也沒有多少重型裝備,但是攻打查謨的難度遠在斯利那加之上。

為啥?

查謨就挨著印度本土。

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打得非常艱難。

用了一個白天,巴軍才撕開印軍設在郊外的防線,推進到城區裡面。

在進入到城市戰階段之後,進攻變得更加困難。

當然,對巴軍來說,需要的其實只是時間。

至於守衛查謨的印軍,除了士氣與鬥志,也沒有別的可以依靠的了,因此說是負隅頑抗也沒有錯。

第615章 談不談

查謨確實是一塊硬骨頭,巴軍強攻了3天,不但沒有取得多少進展,反而遭受了較為慘重的損失。

雖然巴軍沒有承認,但是在查謨的城市戰期間,至少損失了三十輛“哈立德2”。

因為城市的環境太過複雜,所以很多在前線被摧毀的坦克都被直接拋棄了,只有少數搶了回來。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巴軍存在的問題。

什麼問題?

缺乏攻堅能力。

在斯利那加,巴軍根本沒有打城市戰,在完成了包圍,並且發動進攻之後,印軍就繳械投降了。

在拉合爾更是如此,大部分戰鬥在城區外進行。

城市戰期間,巴軍是在拉合爾古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