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嗇夫大聲道:“鄉親們,朝廷派人來幫你們收莊稼了!”
隨即,鄉嗇夫安排起來,每戶人家視情況不同,安排二至四人幫助。
這些人皆是藍田大營新徵召的十六歲士兵。
程開跟咸陽令做好商議,把五萬士卒具體分配到每個縣,再由當地的縣、鄉具體安排。
有年輕人來幫忙,農民們十分高興,他們感謝朝廷,感謝皇帝陛下。
——————————
“武關戰報…”
坐鎮隴山的子嬰,每隔一天都會接到武關戰報。
項羽每隔一天攻函谷關,每次會造成七千至上萬不等的死亡;
秦軍每次戰亡人數,一千五以上至兩千餘人不等。
目前,武關士卒累計陣亡一萬四千,累計殺楚軍四萬九千餘人。
陳平道:“項羽如此不惜代價攻城,看來真的心急了,擔心被聯軍先入關中。”
子嬰冷笑道:“強攻武關,吃虧的是項羽,以為能把武關攻破,要是他真能滅秦,死那麼多人倒還死得有價值,可偏偏不會讓他攻破武關,讓項羽計程車兵白死。”
為了戰略全域性,還沒把連弩投入實戰。
要是在武關、函谷關守軍配備連弩,傷亡比例還會更大,敵軍更加沒有破關的可能性。
為了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哪怕是大連弩,都暫時沒投入使用。
陳平道:“陛下,可實施下一步了,讓聯軍那邊更著急。這需要陛下回一趟咸陽,才能讓對手更確信。”
子嬰同意了,跟家人離別好幾個月,順便見見老婆子女。
君臣兩人再具體商議細節。
兩天後,子嬰召集眾將。
“朕許久未回咸陽,有許多事要處理。朕明日啟程回咸陽一趟。朕不在隴山時,這裡的兵馬,暫時交由揚威將軍王元節制。”
王元聽後,神情振奮,這裡剩餘九萬兵馬,等派出去協助秋收的五萬人回來,那就是十四萬人,一下子掌管如此大軍,為之歡喜。
隨後,子嬰取出兵符遞出。
王元上千,彎腰恭恭敬敬接過。
子嬰道:“若有意外,王將軍可臨機指揮,便宜行事。”
王元恭敬道:“諾!”
在場武將們,有些人認為,王元是仗著皇親國戚這層身份,才獲得這個權力。
————————
“祝賀兄長,成為大軍主將,統率的兵馬比韓信還多。”
當王元回到軍營,把事情告之弟弟,弟弟高興祝賀著。
王威又道:“有丞相坐鎮咸陽,陛下突然回去,不知有什麼事?”
王元道:“那不是咱們該打聽的,做好分內事。”
王威好奇道:“大哥,那兵符是何樣?可否給我瞧瞧?”
王元取出兵符,滿足一下弟弟的好奇心。
王威接過,用手摸著、用眼睛細細打量著,感受著這象徵兵馬調動大權的兵符。
想當年,高祖父最多時統率六十萬大軍,那更是威風。
哥還年輕,就是十四萬大軍主將,日後再立戰功,定能向高祖父那樣,再為王家贏得無限殊榮。
很快,王元把兵符取了過來,兵符可不能給別人。
——————————
十月十日,在朗衛護送下,子嬰啟程回咸陽。
現在的朗衛,人數已擴大到了三千,個個都是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
路途上,子嬰看見許多身穿短打計程車兵,在田地裡幫助秋收。
有十萬士兵幫助,關中的莊稼已收割得七七八八了。
漢中和蜀地可就沒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