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章 風扇車

我農村的老家就有一臺風扇車,分別在兩個村子裡各生活了十年以上,而且都用到了,至今還在用,一年打一次大米,就用一次,平時都是買米吃,年前會打幾百斤米過年吃,天氣剛好可以吃幾個月,最近不久跟家裡人通話,說父親才回老家去打米,正好過年用,一年也就能用上一次,那個風扇車質量還可以,三十多年過去了,一點也沒有弄壞的跡象。

風扇車是學名,在農村都是直接簡稱風車,風車是20世紀90年代以前,農民常用的一件農具。

我家小時候也會經常用到,不確定是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風車,畢竟這個東西用的次數少,完全可以幾戶人家共用,不用一年四季都車穀子,它主要用來過濾穀物等農作物中的雜物(癟粒、秸稈屑)。一般一次性大概可以處理60斤左右的稻穀,也就是一籮筐的稻穀,倒完一籮筐稻穀後,再把籮筐放在下面來接住掉下來的稻穀,這樣車完一籮筐再車另一籮筐。車谷過程中會有很多灰塵紙屑亂飛,小時候被動吃了不少灰,那時候沒有口罩戴,戴口罩車谷會好上不少。

風車有幾個漏斗,風車前面的漏斗是飽滿的稻穀落下的通道。透過風把葉子吹走後,飽滿的稻穀就會從前面這個口掉落下來。風車最上面的漏斗就是用來裝含有石子、樹葉和雜草的大米。

風車下面有個大喇叭口是稻葉、灰塵等雜質被風車吹出的口,這裡一般是不用接住的,直接掉落在地上。

這裡掉落下來的葉子雜質可以用來當柴火燒,也可以用來餵牛,用水泡溼後,就可以給牛吃了。這個漏斗是稻穀顆粒不怎麼飽滿的下落口。我家一般用這裡下落的稻穀餵豬、雞鴨等小動物。

一臺風車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部分:風箱、漏斗、分離室。風箱有一個圓形的外殼,裡面安裝有風葉,外接一鐵搖把。搖動鐵搖把驅動葉片旋轉便產生了風。漏斗在風車的左上方,是一個上大下小的梯形體。下面的梯形口位置安裝有合頁開關,能控制開口大小。分離室在漏斗下方,有稻穀出口、癟粒出口、秸稈屑出口。

風車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風力,將不同重量的飽滿稻穀、癟粒、秸稈屑分離。

大約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每年夏季早稻、秋季晚稻在曬乾歸倉前,各家都會抬出自家的風車,擺在禾場上的谷堆邊,開始過濾穀物(過濾穀物是我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寫的詞,其實在農村,就叫“車谷”),平時家裡打米完也會用風車過濾一下米粒,分解出來的細米和碎米就餵雞鴨和豬。

風車車谷的具體操作大致是這樣的:首先用撮箕將含有雜物的稻穀倒入漏斗中,一般來說漏斗一次可容納三撮箕稻穀,大約六七十斤吧。然後,均勻地轉動風葉,風持續不斷吹向分離室;開啟合頁開關,漏斗裡的谷便流入分離室,飽滿稻穀、癟粒、秸稈屑由於其輕重不同,在風的作用下會飄出不同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是飽滿稻穀、癟粒、秸稈屑,分別由不同的出口分離出來。飽滿乾淨的稻穀由最近的出口落在籮筐裡,然後被運到穀倉裡,其它分解的雜物餵雞和餵豬都可以。

也許有人會覺得車谷很簡單,其實這還是有一定的技術技巧的。車谷需要操作者控制好風力大小,風力太大會把飽滿的稻穀也吹到癟粒出口,風力太小,癟粒則會落入飽滿稻穀一堆;操作者還要透過合頁開關來控制穀物的流量,流量太大,穀物裡的雜物不能清除乾淨,流量太小,又費時間。車谷需要操作者把風力和流量二者較好地配合起來。一般來說,一開始,操作者先要“試機”,找到二者的最佳搭配後,便可順利操作了。

童年時,風車被我們當玩具玩。有時我們會比賽搖風車,看誰搖的風大,一人在出風口感受風力做裁判。看到站在風口的裁判被吹得頭髮凌亂,被風車裡吹出來的積塵搞得灰頭土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