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孝賢和馬秀蓮兩個人。
一來古孝賢腿上有傷,積雪中不便行動,二來是馬秀蓮,她的棉衣棉褲並不給力,其實就是沒有棉衣,只能把逃荒帶來的衣服都穿上,才能勉強抵禦住寒冬,所以根本不具備野外行動的能力。
於是孩子們走後,他倆只能在山洞裡準備吃的,或者整理孩子們帶回來的收穫,要麼就是坐在火塘邊聊天,聊各自的經歷和命運。
馬秀蓮最喜歡聽古孝賢嘮嗑,嘮他們在燕京做大廚的時候,嘮他跟著老爹逃荒的事情,嘮他婚姻的幸福和不幸。
這時候她就是個合格的聽眾,只會認真的聽著,有時說到悲慘時,陪著掉幾滴眼淚花子,聽到高興的地方,就看著古孝賢傻笑。
當然了,根據古孝賢的描述,他這輩子值得高興的事情似乎不太多,無非就是自己結婚,古小滿降生,以及在燕京的日子,其他似乎全都是苦哈哈的。
也許他們的那個年代,大多數國人過得都不怎麼好,沒啥可以慶幸的事件。
清末的無能,內憂外患,軍閥割據,民國平亂,侵華戰爭再到解放戰爭。
戰火不斷,受苦的都是勞苦大眾,古孝賢的命運其實不過是一個時代小人物的縮影罷了。
“呵呵……”
古孝賢似乎只能呵呵:“臭小子他娘沒了之後,我就一個人拉扯他,那還有精力續絃。
再說了,土改時弄的哪個身份也是個原因,誰肯定嫁給成分不好的人,這是影響一輩子的事情呢!”
說到成分,馬秀蓮驚愕的問道:“你們爺倆都是受苦受難的貧農,咋還能定個壞分子的成分呢?”
古孝賢嘆了口氣:“那時候村長兒子結婚,讓我爹給他做酒席,我爹覺得他的要求太高,自己辦不到,就沒給他面子,所以就想的法子整我們爺倆唄!”
“哎……那時候的村長就是一手遮天,越是偏僻的地方,他們的權利就越大呢!”
馬秀蓮嘆息,她也是農村人,經歷過土改的時期,所以對古孝賢的遭遇只能抱以嘆息。
“哎吆。”
倆人正聊著,古孝賢突然哎吆起來,然後左右上下扭著身子,腦袋左顧右盼。
然後馬秀蓮就看見他走到一處凸出的岩石跟前,把後背湊過去蹭,就像是老母豬在牆上蹭癢癢一樣。
不過凸出的岩石有點高,他踮著腳佝僂著後背往上夠,樣子有點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