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幫個忙,我溜到寧古塔待幾天就回來。這不正在打仗嘛,我怕,唉!戰事基本已經成定局了,可上面沒允許我不可以擅離職守。這個,副官,我指望著你給周司令和蔡副總說說了。”馮戡儘量避免說出事情的重點,所以言辭裡顯得躲躲閃閃的。
“咳!不就是去寧古塔幾天時間嗎?有什麼大不了的,我看這邊的合圍一成,還不定什麼時候才總攻呢!你去吧,我在這裡盯著!”馬守祿這才知道自己想偏了!原來以為馮戡看上了容齡又沒有機會表白,想託自己從沈芸那裡著手通通關節,哪裡知道人家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無非是讓自己幫著向上面請幾天假而已。作為集團軍參謀長的自己,完全可以視情況放他幾天大假。
兩個年輕將領在一旁說著與戰場毫不相關的事情,顯示出大局已定成竹在胸在瀟灑氣度,而在綏芬河谷口測是一幅人間地獄的慘狀。
兩次火箭炮齊射加上整編一師一線部隊暴露出的強大火力,使得俄國遠東軍第三軍騎兵旅的5000多號人馬幾乎全部葬身在這裡。突如其來的火箭炮急襲消滅了全速衝刺的騎兵旅大半的兵力,打亂了騎兵的攻擊隊型。而戰馬的高速衝刺,也使得騎兵們來不及反應就陷入了槍林彈雨之中。在整體全速前進的騎兵衝刺佇列裡,即使有人察覺出危險想掉頭都不可能!前後左右的戰馬會象潮流一樣把自己裹脅著望前衝,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只要進入了這個佇列,就無法避免向前衝擊的命運。當然,幸運的人不是沒有,那些只是僥倖排在整個騎兵攻擊隊形最後邊的極少數見機得早的人。
北京,總參謀部。
龍劍銘饒有興致地看著參謀軍官們在對著手上的檔案資料把一個個箭頭貼上在巨幅地圖上,不時還有人用紅色鉛筆在地圖上標註著。
海參崴叢集成功的完成了牽頭的戰略任務,綏芬河叢集也用最快的速度佔領了錫比爾採沃、雙城子和海參崴之間的聯絡。兩個叢集合計20萬人馬把俄軍濱海集團軍分割成三塊包圍起來,徹底殲滅似乎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了。
滿洲里叢集則在積極準備攻擊作戰,只要北方集團軍和西北集團軍一動手,滿洲里叢集就攻擊前進,以收復滿洲里配合北方集團軍攻佔赤塔!
時機,發動總攻或者與俄國人展開諉判的時機似乎已經到來。俄國人在無法救援他的40萬遠東軍時,究竟會在談判桌上做出什麼樣的讓步呢?
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國防軍必須收復失地!那是從貝加爾湖以東50公里界限到薩顏嶺,再沿著阿勒泰山和帕米爾高原的新國界。
第四十節 俄國政變
龍劍銘錯誤地估計了俄國人的毅力,期望中的談判要求並沒有透過英國或者法國外交使節傳來。從各種渠道得來的訊息顯示,即使俄國人丟掉了海參崴,戰爭仍將繼續。
俄國人把英法比各國的貸款完全花費到了戰爭上,面臨國土之爭時,俄國農民也呈現出極大的愛國情緒,俄國在戰爭威脅中顯得空前的團結。這種情況跟拿破崙入侵莫斯科的時候很有些相似。
不過,時代不一樣了。俄國人面臨的對手不是法國人而是中國人。當年法國人是想徹底擊敗俄國,而中國人只是想收復兩百年來被俄國蠶食鯨吞的領土。從這個出發點引出的戰略問題就有很大的區別,法國人需要漫長的補給線,這條補給線甚至要透過仍然對其有敵意的普魯士;而中國人則依靠漫長的中俄邊境線,即使是進攻,也是處於內線補給的有利態勢。相反的,現在反倒是俄國需要透過一條效率低下的西伯利亞鐵路對遠東軍實施增援的補給。
不談,那就打!
可是打也有講究,如何付出儘量少的代價把俄國人趕到談判桌上來?這個問題是繼續戰爭必須考慮清楚的,否則戰爭的規模就不再是中俄的邊境之爭,而是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