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慣隨性,極少有顧及的人。

他幾次三番的給小七送禮,只會讓小七的名聲有損……顧天澤從懷裡摸出一塊白玉的牌子,扔給來報信的蔣家僕從,“讓送禮的人抬著禮物滾!並把玉牌轉交給長信侯。”

“侯爺。”

“按顧大人說得辦。”

“是。”

僕從捧著牌子跑了。

蔣大勇道:“不是因為定國公,我早把人打回去了。”

“以後,他不敢再派人來煩蔣侯爺。”

顧天澤知曉詳情,同顧皇后說過,皇上也答應在宮裡設宴招待將門閨秀。

他嘴上說不管,但凡定國公讓他做得事兒,他都盡力的做了,當然定國公不希望他做得事兒,他做得更多。

……

王家,王芷璇聽了訊息後,突然站起身:“在哪?他在哪?”

“奴才聽四爺嘟囔了一句。”回話的墨香想了好半晌,低聲道:“好像在京郊的莊子上……五小姐讓奴才注意的事,奴才只能打聽到這些。”

王芷璇興奮得眼睛亮晶晶的,合掌道:“阿彌陀佛,大事可成。”

她等得就是此人,至關重要的人證!

☆、第一百章 條件(加更求粉紅)

春風吹皺一池湖水,楊柳抽出新芽,芳草茵茵,迎春花開。

皇宮大內,一處面臨湖水開放式花廳,乾元帝手扶窗眺望湖水,以及低頭掠過湖面的飛鳥。

在他身後不遠處,幾名內閣閣老們互相較勁。

首輔和次輔不至於親自披掛上陣,他們的擁躉向乾元帝進言,爭論誰更有資格接任三輔的位置。

首輔因得了訊息,顯得不緊不慢,成足在胸,次輔也力求冷靜,本來他監掌翰林院,誰知尹薄意回京後不求入閣反倒去了翰林院做掌院,致使次輔的權利大幅度縮水。

“陛下,臣以為尹掌院功在社稷,足以入閣。”

次輔見打不開局面,迫不得主動站出來推薦尹薄意。

乾元帝道:“首輔推薦禮部尚書,你推薦尹薄意,你們兩個意見不一樣,讓朕實在為難。”

如果首輔和次輔鐵板一塊,乾元帝就不僅是為難了。

“兼聽則明。”乾元帝回頭問道:“何貴,你贊同誰入閣?”

任誰也沒想到,這麼重要的事,乾元帝會詢問何貴的意見,何貴算什麼?連鄉試都沒過……乾元帝問何貴,還不如問顧三少,起碼顧三少不會在這上諫言。

次輔眼珠亂轉,顧三少去了哪?

怎麼沒看到?

首輔摸了摸鬍鬚,眼底的信心十足,何貴已經私底下透過訊息,乾元帝極有可能聽從自己的建議。

何貴站在門口,聽見皇上的話。上前一步道:“臣認為禮部尚書可入閣。”

“為何?”乾元帝嘴角勾起。

“尹大人是有功勞,可年初才遷翰林院掌院,不足兩月便入閣,當初他歸京為何不直接入閣。只因為當時的大學士排名靠後?如此尹大人有沽名釣譽之嫌。”

“說得也是,尹卿還是應該再穩穩,翰林院也需要朕信得過的人掌握,省得翰林們詞臣整日吟詩作畫……不務正業。”

乾元帝說著說著。想到了謫仙王譯信,他那筆字的確有風骨,又飄逸,很好,很出色。

練字最需要得便是恆心,王譯信如果政務繁忙的話,乾元帝不信他還能把字練好。

翰林院清貴,乾元帝不介意養著這群清貴之臣,可這群清貴之臣大多是科舉的佼佼者。他用科舉選官為百姓造福。可不是讓他們整日‘無病呻吟’

尹薄意不僅是狀元。還很務實,幾年封疆大吏的為官生涯讓他比清貴之臣更懂得如何報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