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章 葉向高:明朝晚期的政治舵手

立場和行動,也被列為東林黨黨魁,成為了魏忠賢打擊的目標。

七、二度為相

葉向高在離開政壇六年之後,於明光宗即位時受到了特別詔書的召喚,不久明熹宗登基,再度下詔急召葉向高回京復職。面對皇命,葉向高雖多次上疏推辭,均未獲準。天啟元年(1621年)十月,葉向高重回朝廷,被授予中極殿大學士之職,再度出任內閣首輔。在復出之初,葉向高便向熹宗表達了他對奏章流程的看法,強調了自己在神宗朝時的角色,即奏章由他親自草擬,即便是熹宗有意願實施某項政策,也需透過中使傳達,若有異議,他會據理力爭,而神宗往往能夠接受他的意見,不會強行頒佈旨意。他建議熹宗謹慎對待詔書的釋出,所有事宜都應先由內閣草擬上報,熹宗欣然接受了這一建議,並很快採納了葉向高的請求,撥付二百萬兩帑銀用於東西戰事,這顯示了葉向高在朝中的影響力。

熹宗初登基時,朝廷中不乏賢能之士,朝野上下都寄希望於新帝能帶來國家的治理與振興。然而,年輕的熹宗尚不能辨明忠奸,逐漸被魏忠賢和客氏等人操控。魏忠賢與客氏合謀,先是殺害了太監王安,隨後排擠了吏部尚書周嘉謨、言官倪思輝等忠良,大學士劉一燝也因不堪忍受奸佞的排擠而請求離職。葉向高敏銳地察覺到朝廷風向的變化,上疏指出客氏進出宮闈無度,而顧命大臣劉一燝的地位竟不如一個乳母,導致朝臣揣測聖意無所適從,這樣的趨勢必須制止。

葉向高對魏忠賢的批評激起了後者強烈的不滿和報復心理。隨後,刑部尚書王紀遭貶黜,禮部尚書孫慎行、都御史鄒元標亦相繼受到攻擊被迫離職。葉向高試圖為鄒元標辯護,卻未能扭轉局勢,無奈之下,他請求與鄒元標一同離職,以示抗議。熹宗並未批准葉向高的請求,但這一舉動卻讓魏忠賢對葉向高的嫉恨愈發加深。

葉向高在第二次擔任內閣首輔期間,雖然盡力維護朝政的清明與公正,但面對魏忠賢等人的權勢膨脹,他的努力顯得力不從心。晚明政壇的腐敗與混亂,使得像葉向高這樣試圖匡扶正義的大臣,不得不在權謀與黨爭中艱難前行。

八、對抗宦官

葉向高在第二次出任內閣首輔期間,面臨著與前一次截然不同的政治環境。此時的皇帝熹宗年幼,朝政實權逐漸落入魏忠賢等宦官手中。儘管葉向高無法像侍奉神宗時那般直言進諫,但他依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次嘗試糾正政局中的不公,展現了一位資深政治家的智慧與勇氣。

面對太監對敢於直言的官員的打壓,如章允儒請求減少上供袍服而觸怒太監,葉向高兩次上疏營救,最終使章允儒免受廷杖,僅被剝奪一年俸祿。御史帥眾因指責宮廷事務而遭太監陷害,葉向高同樣出手相助,使其免於被外放。傅魁因救援王紀而面臨貶謫,葉向高介入,使他僅被剝奪俸祿。這些例子展示了葉向高在保護正直官員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魏忠賢試圖懲罰文選郎時,葉向高再次挺身而出,成功阻止了對官員的不當處罰。陳良訓指責宦官權勢,觸怒魏忠賢,面臨下獄之災,葉向高以辭職相威脅,最終使陳良訓僅被剝奪俸祿。在熊廷弼、王化貞被判死刑的案件中,葉向高請求待司法複核後再做決定,得到了熹宗的同意,這體現了他堅守法律程式的精神。

然而,葉向高與魏忠賢之間的較量並非總能取得勝利。當魏忠賢欲搜刮全國倉儲以充實京師,葉向高警告此舉可能導致地方不穩定,但未被採納。魏忠賢透過製造一些小麻煩來刁難葉向高,迫使他多次提出辭職。

關鍵的轉折點發生在天啟四年(1624年),傅魁彈劾左光斗、魏大中勾結汪文言,魏忠賢藉此機會試圖羅織東林黨人的罪名。葉向高挺身而出,承認汪文言是他推薦的,請求皇帝只處罰自己一人,以保護他人免遭無妄之災。儘管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