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頁

圖畫原不過是&ldo;看看&rdo;的。但因為眼睛是精神的嘴巴,美術是精神的糧食,圖畫是美術的本位,故&ldo;看看&rdo;這件事在人生竟有了這般重大的意義。今天在收音機旁聽我講演的人,一定大家是有一雙眼睛的,請各自體驗一下,看我的話有沒有說錯。

青年與自然

英詩人瓦資瓦斯〔華茲華斯〕(wordsworth)的詩裡說道:&ldo;嫩草萌動的春天的田野所告我們的教訓,比古今聖賢所說的法語指示我們更多的道理。&rdo;這正是讚美自然對人的感化力,又正是藝術教育的簡要的解說,吾人每當花晨月夕,起無限的感興。人生精神的發展,思想的進步,至理的覺悟,已往的懺悔,未來的企圖:一切這等的動機,大都在這等花晨月夕的感興中發生的。青年受自然的感化和暗示最多。青年是人生最中堅的、最精彩的、最有變化的一部分。青年一步步地踏進成人的境域去的時候,對於他們所天天接近而最不解的自然,容易發生種種的能動的疑問。這等疑問喚起了他們的無限的感想,這感想各人不同,各用以影響到自己的意志和行為。在孩兒時代,是感觀主宰的時代,那時對自然所起的感情大都是受動的。在成人時代,閱世較深,現實的境遇比較的固定,自然的感化也鮮能深入他們的腑肺,但不過有時引起一時的感興。唯有極盛的青年期受自然的感化最多。

吾人所常接近的自然,如日月星辰,山川花木等,其中花和月最與人親,在自然中,月彷彿是慈愛的聖母aria〔馬利亞〕,花彷彿是綽約的女神aphrodite〔阿佛洛狄忒〕,常常對人作溫和的微笑。

青年與月

吾人一切的感覺,最初是由&ldo;光&rdo;而起的。所以光的感化人比其他一切更大。例如曙光、晨星等,足以喚起人的宗教心。人對於光的注目,也比對其他一切更易。小孩生後數小時,就有明暗的感覺,數日,使能歡迎適當的光,半年,就能對洋燈微笑。這可以證明人類對光本來是歡迎的。不但幼時,成人喜光的證據也很多。例如婦人們不惜千金去購金剛石、明玉,蠻人集玻璃片或種種發光的東西來妝飾,都可以證明凡人是生來有愛光的共通性的。

月是有光物體的一種。月的光有一種特有的性質。是天體中最切實的有興味的東西。所以月給予青年的影響更大。

(一)月是宗教的感情的必要的創造者。在幻覺時代的一孩兒,見了一掛在天空中的明淨的白玉盤,每起奇妙的無頓著1的空想。所謂活物主義,便是他們把月擬人。以為月是太陽的親戚,對月唱歌,對月舞蹈。他們以月為友,且以為月也是以友情對待兒童的,歡喜兒童在他月面歌舞,否則他便嫌寂寞。又或想像月裡有神,有孩子群,有玩具。或夢想身入月中,和月同遊。在小兒話或歌中,常可以見到這種幻覺,到了十四五歲以後的青年期,變為更有力的感情。精神正當發達的青年對這神秘的、不可思議的月亮所起的感想,是最有同情的關係於青年的精神的宗教的感情生活的。又青年對這純潔無疵的月亮所起的感情,是最有密接的聯絡於青年的道德的生活的。兒童時代對月的荒唐的&ldo;空想&rdo;的本身,到青年時變形為&ldo;思慕&rdo;、&ldo;畏敬&rdo;和&ldo;求愛&rdo;,兒童時代的月中的存在的空想,到了青年期也變了一種力‐‐自發的陶冶身心的力了。

精神發達的青年,對月所起的感想,關於客觀的月的感想少,關於因對月而生起的主觀方面的感想更多。夜本來是一日的最深沉的、最幽邃的一部分,就是一日的神秘的時間,又可說是人的退省時間。有月的夜,更容易誘起人的沉思和遐想。望月的人心靈似乎暫時脫離人境,逍遙於瓊樓高處,因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