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02 章

聽了楊毅的話,司徒晟忍不住停住了腳步。

他懶得回頭,只冷冷道:“你也是我祖父教養出來的,為何不瞭解你的父親?他為人灑脫,胸懷四海,豈是為一人愚忠的榆木腦袋?當年他明知朝廷腐敗,泰王私心甚重,在軍中大搞朋黨勾結,而他與之政見不合,必受其害,卻毅然決然臨危受命,上了戰場……只因為他常說,軍中好兒郎並非只為皇權效力,更重要的是要守住萬里山河,家鄉父老。皇權會變,年號會改,可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子民卻會因為熱血男兒的傳承固守,可以千秋萬代不變!這才是從武為軍的真諦!自私如你之人,縱然聽了也是不懂!”

說到這裡,司徒晟不願再廢話,只是加快腳步,離開那個叫他厭惡無比的人!

司徒晟並不想跟楊毅一起回憶祖父。

更不會告訴他,那年負水之戰,祖父早有馬革裹屍的覺悟。

祖父曾經指著草原上牧民在秋日點燃的大火,語重心長地跟年幼的長孫說:“一場大火之後,來年的新草會更加茂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今日吾等雖無把握,可若一時之小敗,可以讓朝廷警醒,讓那些文官止了傾軋奪權的心思,一致對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那時,司徒晟並不懂得祖父這番話裡的沉重。

楊巡雖然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在糧草無所供應的情況下,讓戰局不是那麼糟糕,也做好了被只顧著傾軋的官員推出來興師問罪的準備。

可祖父怎麼也沒有料想到,他敗得會那麼的慘烈,而整個楊家也由此萬劫不復!

如今“大火”已經熄滅多年。

而他這個本該死在戰場上的孤魂,僥倖生還在人間,更名換姓,嘗試著用另一種方式,代替祖父去喚醒這片大火焦土後的一點生機。

楊毅聽了兒子的話,自是冷笑。

他積存在心裡的恨意,的確不是這種黃毛小子的幾句慷慨言語就能湮滅掉的。

今日,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不必在此耽擱太久,想起自己還跟一位“故人”有約,他轉身便帶著部下匆匆離去。

雖然此行皇命已經完成,不過司徒晟還有些私交要見。

這些人中,不乏民間抗荊的義士,有那麼幾位,楚琳琅甚至在茶樓說書先生的嘴裡聽過他們響噹噹的名號。

而其中名號最響亮的,便是義軍首領尚閔。

司徒晟此番的另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招安義軍統領尚閔!

朝中的良將匱乏,只李家父子的話有些獨木難撐。所以司徒晟務必要再為李家父子增添些精兵虎將。

那些武舉選拔上來的,以後未嘗不能是良將。可是行軍打仗的人才,不是在書本里磨鍊出來的,而是需要在真刀真槍的戰鬥裡才能磨礪出來。

而現在用人之際,若是能得些現成的良將,豈不是如虎添翼!

而這次兩邊接觸的引薦人,則是隋七爺。

老爺子走南闖北,結交不少江湖義士,他曾在湘

西跟尚閔有一面之緣,還救過尚閔的老父親。

此等恩德,尚閔自然感念在心,更何況他還知道隋七爺乃是叫人敬佩的楊家軍,是楊巡將軍的貼身侍衛將軍,

所以,就算尚閔對朝廷走狗沒有什麼興趣,看在七爺的面子上,還是決定見上一見。

他們見面的地點,便設在了北地山澗的一處風景宜人的涼亭處。

此處傍著溪水,視野相對開闊,周圍不易安插伏兵可以讓人放心。

尚閔的部下本來不希望統領以身犯險,可是七爺拍胸脯保證了,說這位司徒大人設的是尋常家宴,也不會帶侍衛。

所以尚閔大掌一揮,止了部下的反對聲浪,自己也是隻帶了軍師和隨從,三人單刀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