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之下,動員廣大民眾參加戰爭,把一切人力、物力獻給戰爭,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並且呼籲:晉察綏民眾組織武裝起來!晉察綏人力物力總動員起來!保衛晉綏,保衛華北,保衛中國,收復失地!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等等。
上述主張,雖不是由閻錫山提出的,但是,得到了閻的首肯。正如張聞天當時所說:戰動總會的成立,“是閻先生企圖使山西的政府抗戰多多少少能夠取得山西民眾的配合的開始,”“確實也是閻百川先生的思想向著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的前途前進了一步的具體表示。這種進步,是值得我們大家讚揚的。”
戰動總會一成立,便開始了緊張的工作,除派出工作組分赴各地組建“動委會”外,還派出一個由22人組成的“動員宣傳團”,從太原出發,行程1200裡,輾轉於靜樂、岢嵐、五寨、保德、興縣、臨縣等地,宣傳動員群眾。
9月底,經戰動總會提名,閻錫山委派*、羅榮桓、劉奠基為戰動總會晉東北特派員;羅貴波、曾三、張幹丞為戰動總會晉西北特派員,分別領導這兩個地區各縣、區的動委會和抗日遊擊隊的工作。
忻口戰役打響後,戰動總會組織宣傳隊、劇團、慰勞隊、救護隊等,深入前線,支援抗戰。同時,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人民武裝部在太原、離石開辦了遊擊幹部訓練班。先後共辦了5期,培訓幹部1060人,分派到各縣組建游擊隊。
這樣,在短短的一、兩個月內,戰動總會就把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組織與武裝起來了。各縣、區抗日遊擊隊紛紛建立,甚至五臺山的僧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抗日遊擊隊和自衛隊。
隨著戰事的擴大,閻錫山逐步放寬了戰動總會的管轄地域和動員範圍。原來規定在雁門關長城內外18縣(即天鎮、陽高、大同、懷仁、廣靈、靈丘、渾源、應縣、山陰、朔縣、平魯、左雲、右玉、繁峙、代縣、寧武、神池、偏關)、察南5縣(即蔚縣、陽原、懷安、宣化、涿鹿)及綏遠全省。忻口戰役期間,閻錫山批准戰動總會的管轄地區擴充套件到察哈爾全省和晉西北的五臺、定襄、靜樂、岢嵐、嵐縣、興縣、忻縣、保德、河曲、臨縣、五寨、崞縣等12縣。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二、“非常時”“非常策”(9)
太原失陷後,戰動總會轉戰於晉西北等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工作:
首先,開展戰地動員,提高民眾的抗日意識。戰動總會結合戰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動員,如寫標語、發傳單,組織戰動劇團,出版《戰地動員》、《戰地通訊》等刊物,喚起了群眾的覺悟,提高了群眾的抗日民族意識。
其次,組織抗日救亡團體,廣泛開展群眾運動。根據淪陷區多半在廣大農村的特點,戰動總會從開展農*動入手,組建農民協會,舉辦農民培訓班,使農*動逐漸開展起來。到1939年初,僅晉西北就有近25萬農會會員。在農*動的推動下,婦女運動、青年運動也得到發展,婦救會、青救會在各地相繼成立。群眾運動的廣泛開展為抗戰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組建地方武裝,開展抗日遊擊戰爭。戰動總會在積極武裝民眾,建立游擊隊的同時,提出了“軍民不過河,發展游擊戰,支援山西抗戰,保衛華北堡壘”的口號。至1938年3月,戰動總會共組建了25支遊擊支隊,共計21000餘人。閻錫山對游擊隊也給予支援,給了少量武器、經費和衣物。這些游擊隊積極配合八路軍或單獨進行遊擊戰爭,不僅在同蒲北線兩側、晉中平原、呂梁山區,襲擾敵人,破壞交通,而且還轉戰千里,挺進大青山,建立抗日根據地。
複次,動員新兵補充抗日部隊。隨著戰爭的頻繁,根據地的擴大,各部隊急需補充兵源。1938年4月3日,由續範亭主持在嵐縣召開了動員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