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賞,這不合適。
就在袁紹為難時,袁武站出來道:
“你出賣自己主公,品行有缺,我聯軍不會要你這種賣主求榮之人。不過你有警示之功勞,功過不可相抵。
你下去領五十金,下次可以跟傷兵營回冀州,也可以去其他地方,一切由你,日後買幾畝地,取個媳婦安心做個富家翁吧。”
孫堅叛卒本來聽到不能在袁紹麾下任職,還感覺難以接受。
不過,聽到有五十金,讓自己回去做富翁,倒也感覺不錯,滿意下去領賞。
袁紹聽完袁武此話,臉上笑容愈發燦爛。
不僅是袁武幫他解決這個麻煩,為以後發生這種事情,提供一個辦法。
更為重要的是,他在袁武身上感受到先秦時期的貴族氣質。
有原則,有底線,能容人,不以個人喜好殺人,卻又不像古人那般迂腐。
在袁武身上,袁紹能感覺到其擁有完美繼承人潛質特徵。
就是怎麼感覺這個繼承人,比他自己氣量更大呢?
錯覺?
心如針尖大小的袁紹絕不承認,是自己容人之心太小。
見孫堅事情處理的差不多,孔融一臉關心看向袁武。
“顯仁,我聽士卒說,你從雒陽中拉出數十車書籍,不知這些可是”
“文舉公所言不錯,這些正是蘭臺藏書。”
“可惜我到雒陽之時,呂布已經點燃大部分宮殿樓閣,火勢已大,不得已只能優先救援先賢著作。”
孔融忽然起身,在袁武愣神中對著袁武一拜,嚇得他連忙躲開。
“顯仁,這次你在雒陽火海中拼死救回先賢藏書,乃是天下文人的大恩人。
我以孔子二十世孫的名義,代天下文人向你感謝。”
“文舉公,我也是士人之一,理應為天下文人救援藏書,儲存文明火種。”
孔融聽完,對袁武更加喜愛一分。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皆有名號。顯仁武略過人,先攻汜水後破洛水,一身俠骨天下無雙。
又開倉放糧,救數十萬黎民於水火,救天下藏書於火海,一顆仁心不下先賢聖人。
我願意稱顯仁為‘仁心聖俠’,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聽到孔融如此說來,袁紹當即起身推辭。
“小兒年幼,雖有些功勞,但也比不過諸位大人,焉能得如此名號,還望文舉勿要折煞於他。”
“當得當得,光是救先賢藏書這一項,便可以稱其為天下文人之師。”
“文舉公,您還是收回金口吧,不然我爹該回去請我屁股吃‘竹竿炒肉’了。”
袁武趕忙起身拒絕。
主要是自己的小身板兒,可能壓不住這麼大的名號。
為防止英年早逝,還是別叫這麼龍傲天的名號。
:()三國:萬擔糧食買趙雲,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