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額頭三道槓。
這些奸商騙人還當自己在行善呢。。。。。。
掌櫃走過來道:“姑娘您在這慢慢看,我先失陪了,有個大客戶需要招待下”。
蘇筠站起來:“看好了,沒有合適的”。
掌櫃驚訝,這進場費都交了,這姑娘就這麼掃幾眼,不是說尋找西周時的陶杵挺急的嗎。
這幾件都是難得的雅緻,竟然也看不上。
“那真是對不住,讓您白跑一趟,下回再有好玩意兒,咱們這也算一回生二回熟了。
下回來,您盡心看”。
這意思是下回進場費是不需要了,蘇筠被歸類為可信任的人。
掌櫃帶著蘇筠出了內室。
外面一個看著精神矍鑠,氣質威武的老人正在像模像樣的拿著個放大鏡在看王獻之的一副書帖。
老人穿著件白棉褂子,一雙黑布鞋。
看起來和普通老大爺的打扮沒什麼不同,不過身上自有一股氣勢。
如果沒有報國寺那邊傳回來的名聲,這家掌櫃也不敢對這樣的老人下手。
“您看這幅行草,完全展現了書法人的風韻和心靈。
彷彿看著就能追溯到晉代,那個時代文人高雅風韻的紳貴氣派,隨心所欲的瀟灑。
二王的書法字形微斜,靈巧流媚,優美動人。您一看就是懂字之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真跡。
也就是在咱們店裡,您能買到這幅真正的王獻之的《中秋帖》。
換個地方,說不定就得交打眼學費”。
介紹的夥計是店裡的骨幹,很會說,說的那老人邊看也跟著點頭。
掌櫃出來,看到這夥計居然自作主張的拿出了這幅字帖,本來還擔心老人看出來砸了自家的招牌。
現在看到這老人果然不愧是從報國寺“紅”出來的,這副字帖就把他唬住了。
心裡放心下來。
夥計給掌櫃擠了下眼色,不無得意。
掌櫃給他回個“放手幹”的眼色。
蘇筠走邊路過,看了一眼,是副現代高仿,並不十分高明。
大書法家的字帖,古人也多有仿照,王獻之的古仿宋代大書法家顏之道造詣水平,也不能就說一定會比王獻之低。
本來古玩圈子的古仿界定就很模糊,如果說成是古董也不是不能。
可這副是現代高仿,一點意義都沒有。
和王獻之的真跡比的差價可以算成九位零的差別。
蘇筠看到那個夥計伸出手在跟那老人比劃。
五百萬。
蘇筠忍不住想罵人,丫怎麼不去搶,騙個老人算什麼本事。
不料卻聽到那老人哈哈大笑的聲音道:“不貴,你們店不愧是琉璃廠的百年老店。
奶奶的,我前一陣子在報國寺的書寶齋買了個香爐,沒想到那家店這麼不要臉,竟然讓我丟人丟到了自家孫兒面前。
被我孫兒當面說是仿的。
這也就算了,還被老對頭知道了,笑我。
本來是想去找那家店的麻煩,想想這行打眼都是交學費,也不興找人麻煩,徒惹別人笑話”。(未完待續。)
第182章:幫人
掌櫃的連忙接道:“報國寺那邊魚龍混雜的,有些個二道販子就是這麼不講究。
老爺子可千萬別跟他們置氣,影響到了這些收藏雅趣,只會讓自己添堵。
還讓他們高興了呢。
您來咱們琉璃廠這邊就對了,咱們這邊的店都是做了幾百年的老店,這副牌子掛在那,就是臉面。
沒有自己打自己臉的對吧”。
老爺子更喜歡這掌櫃了:“你這人不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