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已成僵局,任何一方,不敢輕舉妄動。而曹操、袁紹有勾結之勢,公孫瓚於易河,修築要塞‘易京’,河間國、渤海郡,始終承受幽州兵鋒。”
“中山國,受代郡公孫雪、軻比能等勢力威脅。”
“尤其是兗州的曹操,此人集結重兵,始終不動,頗為棘手。”
徐天說明當下局勢。
曹老闆不愧是曹老闆,他以不變應萬變,反而牽制了駐紮在鄴城的冀州軍主力。
否則,徐天早就打到幷州或者幽州了。
因此,徐天招來三大謀士,商議破解僵局的方法,最好可以削弱一下曹操的勢力。
田豐說道:“據我所知,曹操擅長用兵,兵無常勢,勢力雖然不如我們強盛,也不可輕視。在橫掃四州,後方未穩之前,不宜與曹操全面決戰。”
沮授也說道:“主公離開冀州之前,屬下曾經夜觀天象,觀察曹操氣運,此人氣運撲所迷離,時而吉星高照,時而印堂發黑,實在奇怪……”
徐天認可沮授的觀點。
曹操這個傢伙,如果說他運氣差吧,在官渡之戰絕境翻盤,在敗給徐榮、張繡、呂布、周瑜、馬超的戰鬥中順利脫身……
如果說他運氣好吧,宛城之戰,曹昂、典韋陣亡,赤壁之戰,統一華夏的宏圖,化為飛灰。
徐天懷疑曹操擁有薛定諤的幸運值,無法確定。
沮授又說道:“主公可派一支大軍,進屯黎陽,向河南擴張影響,修築大小舟船,繕治攻城器械。”
“同時分遣數支精銳騎兵,劫掠邊境,令曹操不得安寧,我方以逸待勞。如此作為,三年之後就可以使得曹軍疲敝,滅曹定成。”
“三年時間,也足夠主公平定幽州、幷州了。”
沮授提出了赫赫有名的三年疲曹之策。
此計策,已經有持久戰的意味。
田豐補充沮授的疲曹之策:“主公對內實行農耕,用以備戰。對外挑選精銳部隊,分為奇兵,乘虛而入,襲擾河南。”
“敵人援救右邊,我軍攻其左,敵人援救左邊,我軍攻其右,使曹操疲於奔命,百姓無法安於耕種。”
“我方還沒疲勞,曹操已經睏乏,用不了三年,可勝曹操。”
東方兵法,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果然可怕啊。
徐天非常認可沮授、田豐的三年疲曹之策。
如果派出一支相對獨立的軍團,進駐黎陽,牽制曹操,那麼徐天就可以全力掃蕩黃河以北了。
徐天看向賈詡:“文和,你有什麼要補充?”
賈詡搖頭:“公與、元皓算無遺策,屬下沒有補充。”
“……”
這個傢伙,又在摸魚。
不過,沮授、田豐,確實已經提出了完整的疲曹之策,賈詡沒有畫蛇添足。
沮授、田豐有橙色謀略特性“疲敵戰術”——在敵對勢力外圍駐營擾敵,可使對方邊境郡縣治安、民心、稅收、糧食產糧下降。
可以說,沮授、田豐,可以強化三年疲曹之策,讓黃河以南沿岸一帶的郡縣,難以發展。
曹操這回要頭疼了。
至於駐紮在黎陽的主將人選,徐天難以抉擇。
沮授、田豐的計策,有持久戰、游擊戰的影子,冀州軍眾多npc武將,很難領悟到這種戰術的精髓。
反而是東漢的玩家,可以深刻領悟什麼叫做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游擊戰術,已經刻入東漢玩家的基因。